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巾帼文明岗 - 创岗历程 - 岗位介绍

杭州市档案局保管处巾帼文明岗介绍

发布时间:2016-11-23
  • 杭州市档案局保管处(档案资料和现行文件查阅中心)自2008年3月被授予杭州市妇联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巾帼文明岗”,2010年、2012年、2016年连续通过“巾帼文明岗”的复验。2009年被市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授予“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荣誉称号。

    一、基本情况

    1、人员情况

    保管处“巾帼文明岗”设岗长1名,副岗长1名。现有人员21人,其中女性13人,男性8人,女性比例占61.9%;中共党员9人;双学士1人,大学文化程度15人,大专4人,中专1人。

    2、馆藏情况

    我馆属杭州市综合性档案馆,是集中统一管理杭州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各类档案和有关资料的基地,是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集中提供档案资料、现行文件查阅服务的中心。现馆藏有自(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至今三百余年间的档案资料。

    馆藏内容分五大部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档案;二、革命历史档案;三、旧政权时期的档案;四、现行法规文件;五、各种报刊、资料和书籍。

    馆藏档案门类、载体有:文书、科技、会计、地籍、案件、教学、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工商企业开业歇业登记、人物、婚姻登记、死亡干部档案及实物、照片、录音、录像、计算机软盘、光盘档案等。

    截止2015年12月,我馆馆藏档案553个全宗,共计2205508卷,439399件,现行文件14252件,图书资料21697册。

    3、服务窗口

    设对外服务窗口2个。自2004年起,局(馆)内设档案资料和现行文件查阅中心,以馆藏档案资料和现行文件查阅为主,接受来电、来信、网上信箱的咨询,同时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受理点,提供民生档案异地查档服务;2009年在“市民之家”设立资讯中心,以政府信息公开为主体,为企业和市民提供网络资讯、视频资讯、报刊资讯等综合性信息服务。

    4、主要成效

    保管处的主要工作简要地概括为“收、管、用”三个方面。近三年来,共接收进馆档案244738卷,272431件,影像页对外开放鉴定802780页,纸质档案鉴定33652页,接待利用者28582人次,电话、信箱咨询1413人次,调阅档案资料48180卷,复印各类资料72728页,受理政府信息公开11,异地查档跨馆服务23起。接待院校、外省档案部门等单位参观学习64批1621人次,协助电视台、解放军第21集团军、下城区政法委等单位录制寻人启事、查档纪录片6批次。

    二、主要工作

    (一)领导重视,加强监督。

    自开展“巾帼文明岗”活动以来,局党组十分重视,每年将“巾帼文明岗”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开展情况,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提高全体人员特别是窗口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通过局机关全体会议、处室定期学习和文件材料传阅等形式,广泛开展各项学习教育活动,帮助大家充分认清推进巾帼文明岗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各自岗位职责,引导全处人员牢固树立“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的主人翁意识,时刻激励和鞭策大家围绕巩固和深化“巾帼文明岗”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为切实巩固创建成果,2013年专门设立局领导窗口接待日制度,每月的15日,安排一名局领导到窗口接待,督促检查工作开展情况,了解掌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和市民面对面地交谈,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局领导还经常教育大家要充分认清保岗比创岗更难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真正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二)围绕中心,以人为本。

    为扎实推进“巾帼文明岗”建设,我们始终坚持便民、高效的原则,以查阅者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服务举措,简化办事程序,改善服务设施,缓减突出矛盾,努力为广大查阅者创造舒适、便利的服务环境一是配齐服务设施。为营造一个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方便温馨的服务环境,我们从细微处入手,对查阅大厅进行环境美化,统一了标识、设置了指示牌、查档须知和利用指南等,添置了饮水机和绿色植被,购置语音提示的迎宾器,印制有宣传标语的书签和档案馆的联系电话名片,还配置了老花镜、放大镜、常用药、爱心伞等便民设施,使查阅环境更加整洁有序。二是简化工作程序。我局查阅窗口是集档案资料、现行文件和政府信息公开于一体的对外办事窗口。为最大限度地让档案发挥作用,根据各级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查阅需求,我局积极作为,主动与各部门协商,适当放宽开放利用手续,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间。特别是,为解决政府机关门槛高办事难的矛盾,消除百姓潜意识中认为政府职能部门相互推诿的误区,我局专门针对涉及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档案法》在档案开放过程中遇到有疑义的问题,主动向市政府办公厅汇报并解读相关规定,得到了市政府办公厅领导的支持,双方共同商讨了一些具体举措,试点先行,力求探索一条途径,使档案查阅、信息公开更加科学透明。三是合理安排进馆。为使广大查阅者获得更多档案信息服务,我们在全面丰富馆藏、多方收集档案资料和现行文件的基础上,优化馆藏资源结构,在馆藏即将饱和的情况下,重点保证重大活动档案资料和涉及民生的破产歇业档案的接收。根据民生档案利用需求,主动协调相关涉民单位,优先安排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国土资源局等20多家涉民单位的档案进馆,为群众利用提供方便。2016年G20峰会将在杭州举办,这是我市有史以来承办的规格最高的国际会议。2015年初,我局分别赴北京、上海等地参观调研当地重大活动档案工作情况,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并及时联系筹备办,抽调处里骨干参与峰会档案管理,会同筹备办先后制定下发《国际峰会档案管理工作方案》、《2016年G20杭州峰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积极指导各部门整理收集制作各类档案,采集峰会城市记忆,确保档案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同步开展,协调推进,生动、翔实地记录好峰会从筹备到召开的全过程。

    (三)岗位练兵,注重实效

    以窗口服务为中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着力建设一只高素质的档案窗口服务队伍。一是注重岗位交流,从严选人用人。窗口作为档案服务的最前沿,每天都要直接面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普通百姓,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为保持窗口队伍的活力,我们加大了岗位交流力度,从严挑选责任心强、业务精,能力素质高的同志到窗口服务一线。三年来,新增4名岗员,先后有4名岗员在全局范围内进行调整交流,2名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能力素质。为培养岗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能力素质,我们十分注重处室人员的业务学习。一方面,鼓励处室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内容的自学、培训和学历教育,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每季度召开会议,组织大家学政治、学理论、学业务、学礼仪、交流档案工作经验。并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参观见学。先后组织岗员赴厦门、成都等地档案部门考察调研;派2名岗员参加省档案局组织的重要档案抢救保护暨裱糊培训班,填补了我局裱糊技术的空白。通过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全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2名岗员通过了档案专业技术中级职称考试;2名岗员通过市法制办组织的执法考试并取得了执法资格证。三是注重团结协作,确保档案安全。做好窗口服务工作,仅靠窗口人员的满腔热情和工作干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全处人员的团结协作,特别是库房人员的快速准确调卷,负责档案进馆同志对进馆档案的质量把关,影像页鉴定开放人员工作的质量和速度,以及对查阅资料的复印质量等等,都直接关系到窗口服务的品质和效率。只有全处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尽其责,形成合力,使档案收、管、用环环相扣,才能保证窗口服务高效运转。只有落实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和档案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才能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

    (四)拓宽服务,积极创新。

    2013年,我局在全省率先推出“省外协作查阅、省内跨馆服务、市内馆际联网”远程查阅服务,目前已与上海浦东新区、广州、宁波、九江等13个档案馆签订民生查档合作协议,与16个区、县(市)综合档案馆、专业档案馆签订“服务公约”,实现馆际互查互证,得到了市民的高度认可,利用成效明显。江苏省有位外国人听说我局有跨馆查询业务,专程赶到杭州向广州市档案馆申请婚姻异地查档。2014年我局协助上海浦东档案馆、上海浦东电视台录制了异地查档纪录片《浦东纪事——走进档案》。异地查档工作开展情况多次在中国档案报、钱江晚报上发表刊登。此外,为纪录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剧,梳理杭剧历史发展变迁的脉络,2015年杭州师范大学到我馆寻求帮助,工作人员为其提供大量的文件资料和照片素材200余张,为感谢档案馆馆藏真实地记录了杭剧历史发展的变迁,特地来馆赠送《杭剧寻踪》纪录片光盘。

    (五)求真务实,打造精品。

    为了更好方便市民查阅利用,市民之家咨讯中心积极做好信息资源储备工作。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各种信息资源,组织人员对20多万条文件、资料、光盘等信息进行鉴定、整理、编制目录,保证资讯中心的顺利运行。同时与档案馆服务窗口通过“绿色通道”进行前、后台互动,大大方便了单位和市民对信息资源的查阅利用。充分利用好资讯中心网上平台,该系统涵盖了党委政府、服务市民、服务企业、服务旅游者、杭州信息、城市记忆六大板块,集合了各种政策文件、生活资讯、新闻信息,使资讯中心宣传杭州和服务企业、市民的综合性信息平台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三年期间,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购置了有关杭州名人、西湖全书、杭州建筑、杭州博物馆、杭州老街巷、杭州地方戏曲、杭州老照片、杭州老银行、西湖文献集成、南宋考古等反映杭州城市记忆内容的图书资料1000余册,并将好看的书籍在我局官方微博中介绍推荐。资讯中心举办了多次图片展览,其中包括:杭州城市记忆图片展、杭州援疆成果图片展、杭州家庭建档图片展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反响热烈。

    (六)严格管理,提升品质。

    窗口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政府机关的形象,为此,我们一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做到服务程序制度化,服务内容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用“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腔热情”赢得广大查阅者的信赖。一是制度先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查档流程,同加强内部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先后梳理完善了《窗口服务公约》、《查阅守则》、《档案利用指南》、《档案利用制度》等一系列规定,并制作各类流程示范图,简洁明了,一目了然,供查阅者参考。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实施,为促进窗口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加强监督。在局办公室室设监督电话,在调档表格中设意见栏,每年市考评办、国家档案局对窗口服务态度和质量进行电话抽查回访,广泛征求利用者对窗口服务质量、办事过程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几年来,窗口实现了“零投诉”,收到大量的感谢信和锦旗,有126人在意见栏上留言给予表扬,满意率达100%。三是塑造形象。为充分展示档案局(馆)窗口人员的良好精神风貌,我局为窗口工作人员统一购置服装。为切实提升服务品质,保障服务到位,我们推出了四项措施:一是微笑服务,拉近与查档者的距离,让查阅者焦急而来,满意而归;二是使用规范用语,给查阅者以亲切感;三是提供预约服务,复印量大的单位可进行预约,减少现场等待时间;四是延时服务,针对超过工作时间却有一小部分还未查完的查档者,适当延长时间并帮助一起查找。通过这些措施,大大方便了查阅者,充分体现了合理化、规范化、人性化

    (七)争先创优,工作晒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开展“巾帼文明岗”活动,有力促进了处室全面建设。2013年资讯中心被市行政服务中心评为市民之家“红旗窗口”荣誉;2014年,保管处作为机关第三党支部被评为“市优秀党支部”;2015年岗员亓红蓓同志被评为省“档案先进工作者”,岗员吴浚哲被市行政服务中心评为年度“服务之星”;三年来,岗员张国华、叶家浦先后被局评为优秀公务员;岗员俞洁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锋党员;岗员张美荣、于春晖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聘用人员。保管处在局工会组织的跳绳、拔河、棋类等各类文体比赛中获得个人、集体多项第一,成绩优异。每位“巾帼文明岗”成员每年都会积极响应春风行动,为困难家庭献爱心、主动捐款捐物捐书籍、缴纳特殊党费,还专门派员赴临安马啸乡、淳安屏门乡走访慰问扶贫帮困的结对人员。



    相关阅读:
    杭州市档案馆主办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11034494号-1 技术支持: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