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9日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确定的第12个国际档案日,全市档案系统以“新中国的记忆”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充分展现建国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成就和档案事业发展的显著成绩,以及档案工作在服务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让市民近距离接触档案工作,亲身体验档案魅力,大力营造知档、懂档、重档氛围,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一是举办主题展览,讴歌伟大发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市档案馆积极筹办《杭州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档案史料展》。国际档案日期间,《“晓”视角带您回看杭城》个人摄影作品展于市档案馆开展,以一个摄影家的视野为切入点,精选展出400余张体现杭城变迁的摄影作品,反映了杭州打造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时代缩影。拱墅区档案馆在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及运河广场举办了“喜迎华诞七十年——档案见证拱墅流金岁月”照片展,现场还特设“家庭档案”和“网上查档”展示咨询区,为市民普及家庭建档、网上查档要点,进一步促进市民树立档案意识,方便民众跨区办事。
二是安排专题讲座,弘扬档案文化。6月12日,市档案馆特邀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张书恒研究员讲述《杭州与京杭大运河》,追根溯源,感受千年运河文化,吸引周边社区居民60余人参加讲座。萧山区档案馆邀请省收藏协会会员、会稽甓社理事鲍强做《金石与档案》主题讲座,滨江区、余杭区档案馆利用国际档案日开展档案工作培训,积极学习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标准,不断提升档案公共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是加大场馆开放,拉近公众距离。市档案馆开展“档案馆开放日”活动,组织市民参观馆藏档案、体验档案查阅、参观档案展览等活动,引导市民走近档案,认知档案,利用档案,增强市民档案意识。萧山区档案馆安排来自社区的50多名退休党员走进区档案馆,参观固定展厅,重温入党誓词,感受档案资料里承载的历史与记忆。富阳区档案馆组织开展“富春少儿走进档案馆,回首新中国的记忆”活动,欢迎全区青少年探秘档案馆,透过档案学习富阳名人成长足迹。淳安县档案馆组织群众到馆开展自助查档、异地跨馆查档体验,感受档案查阅利用的多种形式,切身体会县档案馆“最多跑一次”改革创新举措带来的查档便利。
四是丰富活动载体,营造良好气氛。全市档案系统积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平台,以丰富多彩的载体广泛开展社会档案宣传。市档案馆开展官方微信公众号“微直播”,以摄像镜头向“粉丝”介绍档案馆基本情况、馆藏档案利用及档案保管相关知识,短时间点击量即突破1000人次。萧山、临安、桐庐、建德等地纷纷组织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杭州发展征文活动,余杭区在余杭晨报、余杭档案微信公众号刊登“见证巨变——余杭往事”纪念建国70周年档案征文活动的启事,引起市民积极响应,已征集到老干部、老同志撰写的稿件16篇。萧山区档案馆与萧山广播电台联合推送“奔竞70年 萧山印记”系列新闻,以视频、图片和声音等形式回顾、展示和记录萧山解放70年来取得的成就。临安区档案馆与临安区广播电视台合作,在早、晚高峰时期,通过电台播放档案知识方面的内容。富阳区档案馆通过富阳日报头版刊登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整版介绍档案工作知识,富阳电视台多次赴活动现场拍摄造势,富阳发布、富阳新闻网等多家官微同步转发,国际档案日活动影响的辐射范围创历史新高。
五是深入现场宣传,扩大档案影响。6月11日,市档案馆与西湖区档案馆等在浙江图书馆联合开展现场档案宣传服务活动,开展现场档案咨询服务,发放《杭州忆昔》等档案编研丛书、档案明信片、环保袋等,社会反应热烈。上城区档案馆在区社区学院开展“庆端午节、迎档案日”活动,为居民送上印有“民生档案服务民生”的艾草香袋,发放《与历史对话——档案中的上城》等图书资料,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上城区的发展变化。桐庐县档案馆开展档案进学校进社区活动,赠送《美丽桐庐村景诗集》等具有桐庐历史文化特色的书籍700余册,受到了学校师生的欢迎。淳安县档案馆在县行政服务中心中心小广场开展以“庆祝新中国70华诞 纪念6•9国际档案日”为主题的档案日宣传活动,吸引了近百名群众参与《档案法》宣传答题活动,发放档案宣传资料400余份。
六是开展知识竞赛,提升活动热度。全市部分档案系统通过档案微信工作号开展档案知识网上有奖竞答,有效宣传档案工作,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和热情参与。余杭区开展档案知识微信有奖竞赛,答题涵盖了档案法律法规、行业准则、业务知识、地方史志等内容, 400余人参与答题;富阳推出档案版“黄金100秒,趣味竞猜抢红包”活动,竞猜内容包括新中国的记忆、富阳历史发展的重要知识、档案工作知识等,采用选择、填空、拼图等不同题型,并根据答对题数设置红包金额,活动推出一小时参与人数即达9000人次,累计约20000余名市民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