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杭州市档案馆联合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运行团队,携手《每日商报》小记者实践营开展了“档案见证变迁 强国复兴有我——亚运场馆的前世今生”档案研学活动,"兰台e窗“巾帼文明岗岗员们带领孩子们走进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零距离领略“大莲花”的魅力。
△研学团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内合影
谭启晓老先生通过照片影像、剪报集锦等档案,向研学团的孩子们讲述了他拍摄和记录“大莲花”的经历。谭老先生是一名杭州铁路设计院的退休工程师,今年已85岁高龄。2006年奥体中心选址方案发布后,他拍摄了关于“大莲花”最早的一张照片,从那一年起他先后骑车走访“大莲花”五十余次,用相机记录了上千张照片,也记录下这朵“大莲花”绽放的全过程。“十六年来,从七甲闸村的田园风光,到动迁征地,到打桩奠基开工,到‘大莲花’的雏形一点点出现,再到建成投入运行……‘大莲花’的每一次改变都让我记忆深刻。”谭老先生展示的“剪报集”也让大家印象深刻,里面所有关于“大莲花”的新闻信息都按时间有序排列着。
△谭启晓老先生介绍收集的剪报集
除了“大莲花”,谭老先生还拍摄了很多具有纪念意义的杭州老照片,比如钱塘江上的十座桥、杭州地铁的发展等。为了永久保存并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记录杭州城市发展的珍贵照片,他将48年来拍摄的十万多张相片和一些珍贵的文档史料无偿捐给了杭州市档案馆。
△小记者提问
活动现场还召开了一场特别的“小记者会”。“大莲花是什么时候开建的,开建之前是什么样貌?”研学团的孩子们当起了小记者,向谭启晓老先生和奥体中心体育场运行团队的老师们提问,探究亚运场馆的前世今生。
“小记者会”后,研学团还在主体育场内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趣味运动,运用运动的元素,发挥团队力量,拼出亚运场馆照片档案拼图,让小朋友们体会“档案+亚运”的魅力。
△趣味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