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行政村(社区)规范化档案室创建工作亮点纷呈
桐庐县档案局继创建省级示范行政村(社区)档案室试点工作以来,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的理念,积极争取县领导支持,采取有效措施,今年在全县范围开展了行政村(社区)规范化档案室创建工作,到年底将会有40个左右的行政村和社区完成创建任务。
从创建工作的过程和效果来看,主要有四个亮点:一是坚持集体档案与家庭档案建设同步进行的原则,既对行政村、社区集体档案进行规范整理,又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进行收集和整理,并把家庭档案按照20%的比例纳入验收标准。二是高规格建设档案库房,安装防盗门窗,配备恒温、除湿、防火、防虫等安全设备,使用规范的档案装具和档案用品等。三是给每个家庭发放《家庭档案利用手册》,将家庭档案查阅利用规定、家庭档案归档范围、家庭档案移交目录等明示清楚,让每个家庭成员都看得明白、记得灵清,避免档案份数核对方面容易出现的差错与误会,打消群众对家庭档案保管安全的顾虑。四是各项措施行之有效。局领导班子在分析总结试点成果的基础上,走村入户开展调研,形成了客观详实的《关于行政村(社区)规范化档案室创建工作的调查报告》,在县“两会”召开期间,提交了“关于行政村(社区)规范化档案室创建工程”的提案。同时向县政府提交了《桐庐县行政村(社区)规范化档案室创建工程立项申请》,大胆地提出了对项目所需资金采取县政府奖励一点、乡镇(街道)补助一点、村(社区)集体自筹一点的“三·三制”资金拼盘方案,并且把它纳入全县民生档案信息化五年建设规划之中,得到了县领导的同意和批准。今年县财政已安排40万元,准备按照单位家庭规模、验收的等级(省、市、县三级)进行政策兑现。县档案局还对主动申报的创建单位进行了档案收集、整理,以及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和开发利用的业务培训。在抓好47个申报单位集中培训的同时,又在每个乡镇(街道)选择一个点,集中本乡镇创建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手把手的辅导。
桐庐县档案局将争取用5年时间,每年以20%的进度,基本实现全县行政村(社区)档案室规范化。
(桐庐县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