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秘书长朱华出席全市“6•9”国际档案日活动并调研档案工作
今年6月9日是第16个国际档案日。当日上午,市委常委、秘书长朱华到市城市档案中心调研并参加相关活动。
朱华现场察看了档案库房、档案特藏库、数字档案存储备份中心、查档利用接待窗口,详细了解有关情况,对杭州市档案部门的工作以及新馆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
朱华在调研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了“三个走向”的明确要求:
要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学细悟笃行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从中汲取强大奋进力量,全面提升档案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
要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善于把档案的文献宝藏转化为思想智库,深入挖掘总书记给予全市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管好用好档案宣传阵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大力弘扬杭州红色精神谱系。
要坚持资政惠民,注重围绕中心、关注民生、服务社会,优质高效做好亚运等重大活动、事件、工作相关档案收集整理归档进馆工作,持续做实做优便民查档服务,打造档案“民呼我为”金名片。
要加快档案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杭州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优势,善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积极运用AI大模型探索档案管理,提升档案服务效能,为杭州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贡献档案力量。
调研结束后,朱华参观了“杭州记忆”杭州城市发展史料展,并宣布启动杭州市“6·9”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
该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杭州市档案系统践行“三个走向”座谈会、“礼赞八八战略 践行三个走向”档案故事分享活动、“红色印记”杭州红色精神档案史料展、“杭州记忆”杭州城市发展史料展、“红领巾走进档案馆”主题实践活动等。
各区、县(市)档案部门结合各地实际,同步策划开展《档案法》普法宣传、档案文化进社区、“镇馆之宝”晾晒、档案职业技能比武等活动,共同推进档案工作走向开放、扩大社会影响力。
杭州市城市档案中心位于之江文化带,于2022年底顺利建成,是一个集全市公共档案集中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集中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数字档案存储备份中心和城市记忆体验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场馆。“6·9”国际档案日活动,是新馆投入使用后,首次联动全市档案部门举办的大型系列活动。
杭州市档案部门始终坚持赓续红色根脉展现新担当,致力于发挥档案工作在传播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全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工作机制作用,多元开发红色档案资源,讲好杭州红色故事。
在城市档案中心一楼东展厅设置了“红色印记”杭州红色精神档案史料展,选取了“红巷精神”“三自精神”“千鹤精神”等多个杭州红色记忆,综合使用文书、照片、音像等载体,生动再现了杭州发展历程中值得追忆、传承、铭记的感人故事。
位于西展厅的“杭州记忆”杭州城市发展史料展,分为“除旧布新”“建基立业”“继往开来”“超越腾飞”四部分,记录了解放后杭州城市面貌变迁和产业发展的历史,通过怀旧影院场景、“互动照相馆”“解放初期大型城市模型互动体验”等形式,提高展览的知识性、参与性、趣味性。
坚持数字赋能,打造特色鲜明的数智变革高地。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民生档案“收管存用”的系统重构和流程优化,围绕构建“数字赋能、多跨协同、综合集成、实时感知、闭环管控”的档案治理新格局,迭代升级市域一体化数字档案智慧服务平台,并完成市、县贯通。在全国巾帼文明岗——“兰台伊窗”查档利用接待窗口,市民不仅可查阅工龄、婚姻、职称、退伍军人等民生档案,还可以通过市档案馆的“一网两平台”,即浙江档案服务网、长三角民生档案跨区域一体化在线查档平台和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实现相关档案的一网通查和电子出证,便民服务更加高效。
接下来,市档案馆将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重点围绕“一馆一品”档案品牌矩阵建设、新馆特色功能创建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服务中心大局和人民群众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