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清代杭州地图展》在市档案馆正式拉开帷幕。清代是杭州地图史上的大发展时期,清代杭州地图绘制精湛,质量高超,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存世稀少。为了发挥地图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保护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市档案局(馆)广泛收集杭州古旧地图,编辑出版《清代杭城全图》一书,并举办《清代杭州地图展》,展出清代杭州城区全(总)图10幅、分图70幅(合总图1幅),其他地图12幅(册)。展出的地图为原件或仿真复制件,大部分为首次公布于世,包括杭州现存最早、从美国国会图书馆发现的单幅彩色地图——《浙江省垣坊巷全图》(手绘),杭州现存最大的老地图——《浙江省垣城厢明细总图》,以及现存最具历史研究价值的老地图——《浙江省垣坊巷全图》(同治版)等。
《浙江省垣城厢明总图细》绘制于清同治年间,全图高7米多,宽将近4米,由78幅分图拼接而成,是现存杭州最大的老地图。地图上城墙、街巷、官署、兵营、寺观、河渠、桥梁、码头、仓库等设施一应俱全,会馆、商店、家、戏台、花园乃至“方便”等居住、商业设施也得到清晰标注,内容翔实、精细严密,清代杭州城市全貌得以一览无遗。《浙江省垣城厢明总图细》绘图时间大约在清同治四年至十二年(1865年-1873年)之间,杭城经过了太平天国战争的打击,瓦砾丘墟,元气大伤,图中不少地方一片空白,不少房屋标注为“空屋”。两图对比参看,可以直观感受到战争给杭州城市带来的严重创伤。这些历史地图是研究清代杭州城市历史不可或缺的实证资料,也是当前杭州城市建设的重要参考,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
展览开幕后,吸引了杭州各大媒体以及市民群众的密切关注。《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等相继予以报道。参观者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地图爱好者以及历史学者。许多老杭州人从地图上看到了杭城旧影,感受了历史沧桑巨变。
(局编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