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我为展览出份力
《杭州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图片展》从开展到现在,已经接待了近9万观众,每天都有近两千人前来参观。如此多的观众,使讲解员和接待工作人员的任务变得异常的繁重,甚至有点难以招架。不过,志愿者的出现使这些问题都顺利地解决了。
在开展之前,有好几百的志愿者报名,有些是看到报纸和网络上刊登的招募信息报名的个人,有的是学校集体组织的大学生,据了解仅浙江工业大学就有50多人报名,杭师院、浙江中医学院、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等学校也组织了许多学生。平均每天在展馆服务的志愿者有15人以上,这些志愿者分别担当讲解和接待的工作。
说到志愿者,我们不得不提到苏艳佳,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小苏。小苏搬到杭州才一个多月,对杭州还不熟悉,可却已经是一个热心的市民了。这次她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就主动联系了我们,可以说是展览的第一个志愿者。在人手最紧张的第一个月,她出色地完成了讲解工作,打响了第一炮。现在,我们在展览纪念券上还可以看到小苏讲解时候的风采。
浙江工业大学志愿者协会的雷王斌说,为了这次展览活动,他们特地在全校公开招募志愿者,当时报名的同学有50多人。后来通过选拔和面试,挑选出了其中比较优秀的30名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到这里来进行服务和暑期实践。雷王斌说组织同学来参加这次活动可谓是一举两得:一是作为志愿者,为展览、为社会出了一份绵薄之力;二是作为暑期实践的大学生,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培养了自己的能力。
一位浙工大的志愿者说,学校一直很鼓励我们参加这种暑期实践活动,因为工大本身没有教育、讲解这种专业,学生以理科生居多,理科的学生语言表达、人际沟通能力相对较弱。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得到了很多的锻炼,例如我自己一开始比较害羞,不太敢讲解,现在胆子也大了。做了近一个月的讲解员,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抗战的历史,毕竟我们从书上没有学到那么多,通过受害者对我们亲口的讲述,我们认为日本对我们的侵略太残忍了。
杭师院当讲解员的几位女同学说,以前从课本中只学过全国抗战情况,对杭州抗战不太了解,通过讲解,对抗日这段历史特别是杭州的抗战史有了很深的了解。以前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不是特别丰富,通过这次活动,丰富了社会经验,提高了普通话水平,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另外,同学们都纷纷表示这次活动把他们的胆子练大了,现在即使面对很多人也能从容地讲解了。丁丽娜同学说,自己学的是小学教育专业,以后会是一名人民教师,这次讲解工作和课堂讲解的形式有点类似,与参观者有一定的互动,因此对以后的课堂讲解也有很大的帮助。
采访的最后,一位明天即将结束工作的女同学悄悄的对我说:“为大家讲解是件开心的事。”
多么朴素的一句话,和他们淳朴的笑容一起印到了我们的脑海中。
(局宣传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