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和平 爱我家乡
——市档案局举办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夏令营活动
活动第一站:杭州文广中心广场
早上7点整,全体工作人员和夏令营营员准时赶到杭州电视台,换上统一的服装,排成整齐的队列,在广场上举行了升旗仪式。伴随着国歌声的奏响,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
接下来,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的领导给营员们作了讲话,他鼓励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要牢记历史、努力学习、保卫祖国。在听了领导的讲话之后,小营员们各个意气风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正式开始了一天的活动。
活动第二站:杭州市档案局(馆)
结束了第一站的活动,大家一起前往杭州市档案局(馆)参观《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杭州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展览》和《千年天堂路——杭州市历史文化图片展》。抗日英雄赵士章之子赵光燕主动为大家担当纪念抗战胜利展览的讲解员,他声情并茂地为孩子们讲解了当时抗战的情况以及父亲英勇抗日的事迹。30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谱写的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位小营员的目光。慧新中学初二的李维和说,以前虽然对抗日战争有所了解,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多抗战的图片,特别对杭州抗战的情况不太了解,今天的参观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了自己家乡的抗战历史。接下来,营员们参观了杭州历史文化展厅,在这里大家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家乡悠久的历史和深邃的文化。
参观完展览之后,杭州市档案局副局长冯少平为营员们作了讲话,她激励孩子们要不忘国耻,居安思危,以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激励自己,要永远记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珍惜今天的一切,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强大的祖国作出贡献。之后,营员们举行了放飞和平鸽仪式,和平鸽带着孩子们对祖国和家乡的美好祝福飞向蓝天。
活动第三站:天目山禅源寺
9点我们驱车前往临安天目山,目的地是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禅源寺。天目山禅源寺在抗战时期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和重要的战略意义。这里曾是浙西行署所在地,浙西游击队的根据地,周恩来多次来此发表演讲、进行视察。这里也曾是浙西临时中学的创办地,浙江大学西迁的第一站,竺可桢校长在此率先推行了导师制,为全国首创,并且沿用至今。后来天目山禅源寺遭到了日军轰炸,大半建筑被毁。我们现在只能在当时的旧址上看到几块纪念碑,一块是1939年周恩来演讲旧址纪念碑,一块是浙西一中旧址纪念碑。小营员们说,在这里他们仿佛亲身体验到了当时危险的一幕,他们很佩服周恩来爷爷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还来作演讲。
在禅源寺的客堂,我们邀请到的三位老人为大家讲述了当年亲身经历的故事。
郑学顺老人说,11岁那年,他亲眼目睹了午潮山大屠杀,当时一些难民涌入杭州西南面午潮山上的茅山道观避难,人数最多的时候曾达2000多人。1938年3月,侵占余杭县闲林埠和杭县留下踞点的日军在汉奸的告密和指引下,包围了道观,用机枪扫射,屠杀了成年男子300名左右。所幸的是,郑学顺的哥哥郑学其在这场浩劫中幸存了下来。
八旬老人沈宝生向大家痛诉了他本人以及全家惨遭日寇残害的经过。他18岁的二姐为躲避日本鬼子,受到了惊吓,感染风寒,命归黄泉。二哥感染了细菌病毒,惨死。三哥和自己因治疗及时才侥幸捡回了命。父亲感染瘟疫,双腿溃烂终身。沈爷爷还曾因偷偷买米,差点被日本鬼子毒打致死。两度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沈爷爷,即使在60多年后的今天讲述起往事,依然满腔悲愤。
最后一位是周备老人,他曾经是新四军的一员,曾亲身经历过抗击日本鬼子的战斗,在这里周爷爷为大家讲了当时打击日寇的亲身经历,令孩子们兴奋不已。
“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活动的最后,也是活动的最高潮,蔡碧玉奶奶教大家学唱了冼星海所作的两首革命歌曲《酸枣刺》和《只怕不抵抗》。杭州歌舞团的青年歌唱家王斌老师也带领大家唱了《夕阳红》,以感谢爷爷奶奶们不辞辛劳地为大家讲故事,并祝愿这些历经苦难的老人能够健康长寿。小营员们都说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将来建设祖国和家乡。
最后,在《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歌声中,本次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
(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