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记录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百年记忆
1925年的国立历史博物馆(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今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10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政府筹设并直接管理的公立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建起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两馆合并组建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2012年经过改扩建后,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共有藏品120余万件。自1912年7月9日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成立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历经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其档案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见证了国博筚路蓝缕、拼搏奋斗的百年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华大地战火纷飞,历史博物馆也是几经波折,动荡不安,这段时期的档案残缺严重且数量很少。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博物馆的机构建置逐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也不断与时俱进。1961设立了专门的档案室,由1人专管全馆档案;1962年形成《文书立卷归档和档案调阅办法初步意见》,对文书立卷范围、立卷原则、案卷组成、立卷单位和人员查阅档案作了规定;80年代与国立革命博物馆合并分离后,历史博物馆成立了机要档案科,全面负责档案工作;2000年制定了《文书工作制度》《文书档案借阅规定》,进一步规范档案室管理;2003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成立国家博物馆,并成立机要档案科;2010年,重新制定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档案管理办法》,对博物馆档案管理体制、归档范围、归档要求、鉴定销毁及利用作了规定,档案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2010年5月,国家博物馆开始进行档案回溯加工与扫描项目。此项目分为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引入条码管理档案、对原有光盘数据的转换、纸质档案的扫描。在项目进行期间,档案室制定了《国家博物馆档案回溯工作安全管理规定》,并结合有关档案数字化规定制定了《国家博物馆档案扫描要求》,目前,共扫描案卷1万多卷,近10万条数据。而且,档案管理系统多次修改,并与办公自动化系统成功对接。为了保证馆藏档案的高质、高效、安全的利用,全馆专兼职档案管理员参加了系统培训,适应了数字化时代的档案工作。
时值国家博物馆成立百年之际,档案室挑选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反映国博百年发展历程的珍贵档案资料、照片、实物,为“百年国博——中国国家博物馆百年简史与成果展”提供了丰富的档案资源。在这些档案中,有些是中央领导来馆参观视察的照片,有些是历史文化名人在馆讲学创作研究的照片,有些是国博重要展览、文物征集、各个时期的文件,有些是国博历史变迁及隶属变迁的照片,档案不但记录了百年国博的重要变迁历程,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百年复兴之路的重要缩影。2011年百年馆庆启动之初,档案室便向全馆发布通知,向各个部门征集各类档案资料,并及时完成与百年馆庆有关的各种材料的征集、整理、归档工作,为百年馆庆留下了完整的记录。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7月26日 总第2336期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