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问世
2009年11月中旬,《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新书发布活动在台北举行,受到宝岛内外社会各界和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
《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全书230册,共汇集档案16300多件,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明清档案出版项目。日前,记者就该书编纂出版的有关情况,先后采访了出席台北新书发布活动的台湾文献史料出版工程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段东升和该书主编邹爱莲、执行主编李国荣。
段东升告诉记者,《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是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大型档案史料编纂工程。该工作项目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共同承担。该书编纂出版的主旨是,全面整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台湾问题的明清档案,系统反映台湾地方与明清两朝中央政府的关系,如实追记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理。
段东升谈到,《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是“台湾文献史料出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文献史料出版工程”被列为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由4项专题构成,分别是:《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230册,《馆藏民国台湾档案汇编》300册,《民间遗存台湾文献选编》50册,《海外遗存台湾档案选编》50册。“台湾文献史料出版工程”的出版规模为630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承担的编辑出版任务就达530册,足见国家档案馆的历史档案对这一文化工程的支撑力度。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邹爱莲介绍,《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共同编纂,所辑台湾档案,时间起自明朝天启年间,至晚清光绪时期。其中包括郑氏收复、康熙统一、乾隆平定、光绪设省等重大事件,还有官员任免、移民开发、海疆防务、甲午割让等诸多台地大小政事,充分显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台湾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管理。这些档案,有许多是在系统整理过程中第一次发现,直接反映了明清两朝宝岛台湾的沧桑历史。如,明朝档案部分有兵部尚书等官员关于出兵台湾驱逐荷兰入侵者的战况报告;台湾县、凤山县中武举人的名单。清朝档案有清政府历次赈济台湾震灾水灾情况的奏折,以及台湾地方向清朝皇帝进献西瓜的档案;特别是甲午战后,驻台湾官兵和台湾民众抗击日军占领,并为此进行斗争的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等。
邹爱莲特地谈到,为了该书的出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从2002年开始,从馆内抽调了近40位工作人员,历经7年努力,先后查阅了馆藏近30种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明清时期台湾档案,此前只是零散的利用,或只是限于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统一台湾等几个小专题作过整理出版,此次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出版行动。
谈及本书的特色,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部主任李国荣对记者说,本书严格按年、月、日时间顺序逐件编排,这种严谨的编年体例是古代文献整理的最佳方法。书中所辑明清宫藏台湾档案的目录标题,统为编者经过对档案的仔细审读逐一撰拟的。每件档案目录均由如下三部分组成:作者文种-事由梗概-清代纪年。这些规范性的目录编制,既是对台湾档案的初步研究成果,更为学者利用台湾档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全书设总目2册,汇总列于书首;各册目录,另行分别列于各册。全书按档案原貌影印出版,为保持档案原有面貌,均用原件扫描拍照,未作任何剪辑删改。这种原档原貌出版,保持了档案的权威性和真实性。
明清台湾档案的系统公布,是两岸文化界的盛事,它必将大大推动台湾历史的研究。同时,明清台湾档案的编纂出版和研究开发是个系统工程,可以确信,明清台湾档案的深层次开发必将推出一系列成果。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