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档案数字化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发布时间:2009-10-20
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与法制建设的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拓展,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机关、企事业单位职能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不少地区和单位的数字化档案所占比重已逐渐超过传统纸质档案文件。伴随各地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档案数据的安全和质量问题日益成为档案部门关注的重点。针对目前国内档案界对数字化成果的质量检验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和辅助工具的现状,浙江结合本省实际,积极开发并研制成功了档案数字化成果质检系统。目前,这一系统已在全省进行推广应用,填补了国内档案数据质量检验实用工具的空白。
档案数字化成果质检系统属于浙江省档案局2009年在国家档案局立项的研究课题“档案数字化成果质检体系及系统研究”的成果之一,也是国内第一个专门针对档案数字化加工成果进行全面检测并投入使用的实用工具。它能对存储在光介质或磁介质上的海量数据从存储规范、材质、软件环境、著录字段、数据格式、逻辑关系等多方面进行计算机辅助检测,自动形成各类统计报表、检测报告和移交清单,从而大大提高数字化加工和入馆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系统研发成功后,浙江省档案局从服务基层和提高全省档案数据质量的角度出发,根据有关标准配置了文书档案通用检测模板,同软件一起下发给各省直单位和市县档案馆供免费使用。9月份,浙江省档案局在全省进行了质检系统的操作培训和推广应用。这项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将有助于提高各地质检工作的效率,降低管理的成本,为全省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浙江省档案局 吴卫华 林伟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