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服务未成年人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为积极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由中国档案报社和上海市档案局共同举办的“深切的关爱——档案工作服务未成年人教育”研讨会于8月30日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召开。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安顺,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国勤分别亲切会见与会的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团中央宣传部和会议主办单位有关领导,对本次研讨会的意义和作用给予充分肯定。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厅主任孙路一,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马春雷等陪同会见。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范德官,原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毛福民,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段东升和共青团中央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可为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室业务指导司司长华丹,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徐枫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档案局馆,以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外交部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上海市属部分区县等档案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上海市档案局馆长吴辰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中国档案报社总编辑郭海缨主持开幕式。
范德官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由中国档案报社和上海市档案局共同举办的这次研讨会,议题特别重要,很有意义。近年来,上海市各级团组织与宣传、教育、档案等部门联手合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围绕着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的目标,针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教育网络,开展了大量深受青少年学生欢迎的活动。档案部门在活动过程中发挥了档案馆的独特优势,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在当前形势下非常重要,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社会形态的多样化,现代多种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冲撞,提出了时代的挑战。上海档案部门要和宣传部门、传媒部门、信息管理部门形成合力,更好地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出贡献。
毛福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典型单位的发言,生动地说明我国档案工作者对国家档案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对档案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认识不断深化,行动更加自觉。这不仅对我们进一步做好为未成年人教育服务工作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也有更好的启示。这次研讨会为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做好档案工作服务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一要不断地丰富和开发利用馆藏档案资源;二要搭建好自己的活动平台;三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段东升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此次以“档案工作服务未成年人教育”为专题的研讨会,主题鲜明、视角新颖、寓义深刻,必将对各级国家档案馆进一步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他代表国家档案局提出四点意见:一是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档案工作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二是重视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档案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题中之意;三是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手段,努力提高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他最后指出,各地要针对本地和未成年人的特点,利用档案特色,发挥特殊功能,加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刘可为同志在讲话中说,上海外滩档案馆展出的“青春的印迹——上海学生成长档案展”是一个窗口,从中可以看到档案馆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他提出,档案教育在未成年人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青少年需要档案教育。档案真实记录历史,是青少年学习历史生动鲜活的教材;档案是一面镜子,让青少年明是非,知荣辱,也是一个文化精神园地,让青少年陶冶情操,汲取力量。档案完全可以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他认为,共青团的团队组织应当和档案部门加强联系和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做更多的实事,发挥更大的作用。他希望档案部门支持共青团今年在青少年中开展的“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活动。
研讨会由上海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仓大放主持。上海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程绣明介绍了组织青少年开展“档案伴我成长”系列活动的生动经验;北京市通州区档案局党组书记罗文路介绍了组织7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到档案馆免费接受思想教育的经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局馆长许新江介绍了利用档案文献编辑中小学民族通俗读物《档案中的故事》,在青少年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青岛市档案局馆长于新华介绍了举办档案夏令营,对青少年寓教于乐的经验;浙江省嘉兴市档案局馆长叶放介绍了通过组织青少年参观名人档案展,树立报效祖国雄心壮志的经验;江苏省常熟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李光亮介绍了举办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档案资源中的精华优先送给孩子的经验。中国档案报《第二课堂》栏目主持人杜恒琪从栏目刊发的80余篇报道中,总结归纳了各地档案部门积极服务未成年人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北京市通州区自奋希望学校五年级一班学生李超代表北京通州区7所外来务工子弟小学的学生作现场发言。
研讨会后,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浙江省嘉兴市档案馆,参观了嘉兴名人档案展,中国档案报社副总编王国武陪同参观。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青年报、新华网等9家新闻媒体对会议进行了采访,《北京档案》、《上海档案》、《档案与建设》、《浙江档案》、《四川档案》、《新疆档案》杂志将于近期予以报道。
北京市通州区自奋希望学校五年级一班学生李超代表通州区7所外来务工子弟小学的学生作现场发言,抒发参观档案馆后立志自强、自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