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牒堪称世界上记载最丰富的族谱
发布时间:2007-03-07
新华网沈阳1月11日电(记者魏运亨)辽宁省档案馆副研究馆员张虹11日向记者介绍说,86年前最后一次修订的清代宗室玉牒多达7000页,其中仅详实记录的宗室男性就有10余万人,从这个角度说,清代玉牒堪称世界上记载最丰富的族谱。
张虹说,中国从13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修纂皇室家谱的制度,但兵燹战乱,如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只剩下清代的皇家族谱――玉牒。清代玉牒从顺治十七年至民国十年,先后修纂了28次。清代皇族按血缘远近分为本支“宗室”(俗称“黄带子”)和旁支“觉罗”(俗称“红带子”)。当时规定,凡皇帝家族生儿育女,每3个月上报掌管皇族事务的宗人府一次。玉牒每隔10年修纂一次,活着的人用红笔书写,故去的人用墨笔书写,遇到名字重复的情况,位卑者或年幼者就要改名字。
张虹披露,辽宁省档案馆目前保存着1060册清代玉牒。玉牒的规格一般为长66厘米、宽33厘米的巨册。由于越到后面所记录的人口越多,清光绪二十三年修纂的一册《列祖子孙竖格宗室玉牒》,厚度竟然达到85厘米、重量90公斤,这也是世界上最大部头的族谱。
张虹告诉记者,清代玉牒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数量大史料多、有人口繁衍连续完整的记录,特别是女性人口资料和婚姻资料齐全。正因为如此,在研究清史的中外学者眼里,清代玉牒是一个真正的宝库。此外,清代玉牒用满汉两种文字缮写,装帧华美,书法隽秀,也是极具审美价值的珍贵文物。
张虹说,中国从13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修纂皇室家谱的制度,但兵燹战乱,如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只剩下清代的皇家族谱――玉牒。清代玉牒从顺治十七年至民国十年,先后修纂了28次。清代皇族按血缘远近分为本支“宗室”(俗称“黄带子”)和旁支“觉罗”(俗称“红带子”)。当时规定,凡皇帝家族生儿育女,每3个月上报掌管皇族事务的宗人府一次。玉牒每隔10年修纂一次,活着的人用红笔书写,故去的人用墨笔书写,遇到名字重复的情况,位卑者或年幼者就要改名字。
张虹披露,辽宁省档案馆目前保存着1060册清代玉牒。玉牒的规格一般为长66厘米、宽33厘米的巨册。由于越到后面所记录的人口越多,清光绪二十三年修纂的一册《列祖子孙竖格宗室玉牒》,厚度竟然达到85厘米、重量90公斤,这也是世界上最大部头的族谱。
张虹告诉记者,清代玉牒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数量大史料多、有人口繁衍连续完整的记录,特别是女性人口资料和婚姻资料齐全。正因为如此,在研究清史的中外学者眼里,清代玉牒是一个真正的宝库。此外,清代玉牒用满汉两种文字缮写,装帧华美,书法隽秀,也是极具审美价值的珍贵文物。
下一篇:浙江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