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纪念《档案法》颁布实施20周年系列活动情况的总结
市依普办: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20周年,是档案部门有所作为的大好之年,为进一步宣传贯彻《档案法》,展示《档案法》颁布以来杭州市档案事业发展成就,我局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并荣获国家档案局颁发的“全国档案法制普及宣传奖”,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及早部署,全面发动。为做好纪念《档案法》颁布20周年活动,年初,局里就研究了纪念活动的初步方案。3月,冯少平副局长带队赴各区、县(市)档案局(馆)调研,了解各区、县(市)档案局(馆)的纪念活动安排,论证方案可行性,听取好意见和新经验。通过调研决定,这次纪念活动将由各区、县(市)联动举行,以《中国档案报》的专版宣传和《档案利用服务成果展》为主要形式。5月,就《中国档案报》的专版宣传内容与各局(馆)进行通气,确定各区、县(市)展示的重点。7月,就《档案与社会和谐——杭州市档案利用服务成果展》与各区、县(市)档案局(馆)和各专业档案馆局(馆)长、宣传员,以及市直各大系统档案部门协作组组长召开筹备会议,研究讨论展览筹备事宜,布置各项工作。8月,专门成立杭州市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20周年大型活动领导小组,由冯少平副局长任组长, 赵建国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筹备各项工作。
专版宣传,突出亮点。经过3个多月的定主基调、收集素材、筛选反馈、编写统稿后,我们在8月30日的《中国档案报》上作了题为《合唱服务主旋律 共建品质大杭州》的专版宣传。专版主要分为展现市局工作的《找准工作切入点 发挥档案资源之效》、展现五城区档案工作的《精彩纷呈的城区档案工作》、展现八县(市、区)档案建设与服务亮点的《突出民生档案 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及专业档案馆工作特色4个板块,把20年来整个“大杭州”的档案工作的亮点挖掘、展现出来,体现出档案工作为领导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的效果。
大型展览,展示成果。经过多次的筹备会议,几番的修改,《档案与社会和谐——杭州市档案利用服务成果展》于9月5日在武林广场和市政府大楼同时展出。这次展览,由杭州市档案局(馆)、各区、县(市)档案局(馆)、专业档案馆、市直各系统参与共同布展,总计116块展板,充分展示了整个大杭州的档案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这些展板在现场展出后,还将到各区、县(市)巡回展出,以增强宣传效果,提升档案工作的影响力。目前,已经在上城区、余杭区进行了巡展,有近千人参观。开幕当天,我们还专门设计制作了《市民参观展览评比卡》,现场吸引了不少市民争填评比卡,评选他们眼中的最佳展板。9月12日,《清宫档案与人文浙江》展览在结束了浙江展览馆展出后,移师我馆二楼时事展厅继续展出。作为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的《清宫档案与人文浙江》展,向市民展现了档案文化所蕴涵的独特价值与魅力。
现场咨询,提供服务。9月5日,市、区档案局(馆),市城建档案馆、市房产档案馆、市规划档案馆,以及发改委系统、建委系统等部分市直单位档案部门的档案保管和业务法制专家在现场联袂为市民提供档案咨询服务活动。现场共设置咨询服务台9个,为市民解答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档案问题,如婚姻、房产、地籍、工龄、工资等,当日,共为200余人提供了咨询服务。咨询现场我们还向市民发放《馆藏档案及现行文件利用手册》以及市档案局(馆)介绍折页等资料共500多份,这些资料有助于市民了解如何进行馆藏档案及现行文件利用。
有奖竞答,形成互动。为配合活动,增强市民的参与性,我们还采用现场档案知识有奖问答的形式,与参观者形成良好互动。专门邀请浙江省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小强,现场组织有奖问答活动。有奖问答的内容为市民关注,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档案常识,采取的方式是现场抢答。参与的市民都获得了我们为纪念《档案法》颁布20周年特制的精美纪念品。有奖问答把活动现场的气氛推到了高潮。
多种形式,营造氛围。一是悬挂横幅。在市府大楼、市政府综合楼、各城区、专业档案馆、部分街道、社区等公共场所悬挂过街长幅标语共21幅,进一步扩大了对《档案法》的宣传力度。二是图文直播。“中国杭州”门户网站还专门对9月5日广场活动进行了网上直播,没有到达现场的市民朋友可以通过“中国杭州”门户网站观看开幕仪式和《档案与社会和谐》的部分展板。三是媒体宣传。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杭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浙江电台、浙江在线等多家媒体对广场大型活动进行了报道。四是组织参与知识竞赛。组织全市档案人员参与《中国档案报》主办的“剑南春杯”档案与法制知识有奖竞赛。
杭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使广大市民对档案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档案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利于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培育社会档案法治观念,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杭州市档案局 二OO七年九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