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首页 - 档案文化 - 城市记忆 - 故事

龙渊印社纪实(四)

发布时间:2015-10-30
  • 龙渊印社

    衰止期:杭州(1948年1月)

    1948年1月,西湖博物馆人事调整,金维坚、余任天、钟公佩先后离开西湖博物馆,印社由余任天勉强支撑一段时间后最终解体。

    复兴:1999年6月,龙渊印社在龙泉复社,2001年移师丽水。今归属丽水市文联,以丽水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已成为一个具有50余名社员的印学团体。印社注重篆刻书法创作、青田石印史研究、龙泉瓷印研发,以发扬老龙渊印社印学精神为主旨,不断壮大,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于龙渊印社档案的保管:龙渊印社是西泠印社在抗战前后停歇的情况下,在龙泉、杭州等地创办的全国性印社,在当时,它是一个仅次于西泠印社的全国性第二大印社,在很多文人心中有一定地位。余杭档案馆收藏的杭县旧政权档案全宗保存了一卷档案,题为《龙渊印社简章、名单、会议记录等》(档号:91—1—353)。本卷主要内容有:雅集通知书、社友录、龙渊印社简章、社友规约、历次理事会议记录、以及雅集时印发的资料,如黄宾虹主讲的《古印概论》、傅抱石编著的《中国篆刻史论略》、《登安印稿初集》等。霉头纸,文字均为油印,1997年余杭档案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整理,现保管情形良好。经到省、市档案馆咨询,两馆均未收藏龙渊印社有关档案,当初印社“发源地”的今龙泉市档案馆也无片言只语。那么,龙渊印社档案为什么存于本馆呢?据笔者分析,龙渊印社停办于杭州,可能初民国杭州市政府档案的一部份,后混杂在杭县政府档案中了。而当时杭市与杭县政府在各方面关系密切,有一段时间,杭州市市长代理杭县县长。于是,龙渊印社档案夹杂在杭县政府档案中转辗来到了今余杭档案馆也是合理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