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侵略。其实,自“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杭州与全国各地一样,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据《杭州市志》载:“民国31年(1942)5月15日至8月底,日伪军以5个师团和3个混成旅共3万余人,发动浙赣战役,疯狂杀戮中国军民,遭到我抗日武装的英勇抗击。新登、分水、桐庐、临安、寿昌、建德等县城相继沦陷,不久即被我抗日武装克复。浙赣战役历时3个月,日伪军死伤惨重,5月底各地运经杭州的日军尸体和骨灰有25卡车。”
1945年(民国34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奉中央指令成立新四军苏浙军区,任命粟裕为军区司令员,叶飞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钟期光为政治部副主任。成立后不久的苏浙军区司令部奉命发出了《新四军苏浙军区对日本驻军通牒》,文本印有“陆军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关防”字样,向日军驻地部队层层传递分发,通牒日本驻军缴械投降。
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中下旬,苏浙军区部队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向日伪军发动大反攻,收复大片土地。9月18日,驻杭日军全部缴械投降。10月10日,杭州市各界在延龄路(今延安路)举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会,对残留杭州的7000余日军实施遣返。
历史悲壮得凝重。从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发动万恶的侵华战争开始,到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和平与战争、光明与黑暗、自由与专制的人类命运大决战。为了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以3500万儿女伤亡、6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留下了一个民族难以消逝的国殇。
中国如此,如果把目光投向世界:有人说,20世纪是一个动乱的百年,最大的特点战场林立、战火纷飞、强食弱肉、生灵涂炭,相继发生的140次战争中,共有1.87亿人口丧生,超过了以往所有在战争中死亡人数总和,被称为自有人类记载的历史上最杀人不眨眼的世纪。
爱因斯坦是位绝对的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但是,随着侵略和掠夺的战争不断发生和升级,逐渐打破了他的和平梦想。1933年,希特勒上台,更使爱因斯坦意识到一场新的野蛮战争将不可避免。于是,他的绝对和平观念发生了动摇,不再相信绝对的和平主义是有效的,只要法西斯主义统治欧洲,那就不会有和平。甚至当时有人请求他出面援救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时,他以公开信回答:“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地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
格兰特是美国第18任总统。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他率部远征,势如破竹。1864年总统林肯提升格兰特为中将,所向披靡,直到联邦军总司令。他与南方军总司令、罗伯特•李经过长期激战,最终摧毁敌军,当在受命接受敌手投降时,他拒绝接纳罗伯特•李的那把从不离身的佩剑,宣布不设其它任何条件,让败军解甲回家,并规定部下不得采取任何报复行为。“让我们共享和平吧!”这是格兰特留给败军的一句良言。
其实,发动战争并没有完胜的一方,对哪一方都是一场灾难,只不过灾难大小而已,人类社会已掂量出“即便是最勉强的和平,也胜过最正义的战争”的分量,天下老百姓企盼的是和平而不是战争,是合作而不是对抗,是共赢而不是零和。
记得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再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仅是中国的孤战,而是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始终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力量融为一体,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前苏联崔可夫元帅感慨:“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民族的胜利,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文明战胜野蛮、光明战胜黑暗、弱小战胜强暴的伟大篇章。从此,世界的走向开始了重大的转折。
抗日战争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就中华民族而言,使“东方睡狮”睁开了双眼,焕发了精神,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信赖和爱戴。八年抗战锻造的伟大“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自信自强的必胜信念,出生入死、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争取自由、崇尚和平的宽阔胸怀。其核心内容是凝聚民族向心力,追求人类和平发展,开启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新时代、新纪元。
习近平同志语重心长地指出:“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
金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不能买到和平;和平凝聚着正义,和平孕育着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国内外环境,开创一个既造福中国人民,又造福于世界人民,并通过和平手段来实现世界和平的法则,把维系与建设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作为共同的历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