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档案局践行“三严三实”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启动以来,广州市档案局馆把开展专题教育与落实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各项要求有机结合,与改革创新档案业务建设、提升档案服务能力相结合,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前提下,紧扣为民服务,重点对在充分利用档案资源服务社会、服务百姓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创新利用,声像档案展播为市民送上文化大餐。今年5月8日,首届广州市声像档案展播活动暨电影文化档案展在市档案馆正式启动,15000部馆藏声像档案陆续面向社会公开展播。首场播放声像档案《广州解放》,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这是市音像资料馆整体划归市档案局馆后首次向社会推出的声像档案利用活动,是大力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建设的创新举措。
公开展播的声像档案资料包括以广州背景为题材的故事片及纪录片、历届百花奖获奖影片、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影片、历届奥斯卡获奖影片、经典动画片等。从5月开始,市档案馆在双休日均向市民播出一部纪录短片及经典声像档案,并利用网站、报纸、微信进行宣传,力求为市民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大餐。短短5个月,展播已经吸引了近3000名观众前来观看,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服务民生,档案利用流程更便民。为给市民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档案利用服务,市档案局馆专门制定了档案利用流程优化方案,对开放档案、未开放档案的对外提供利用流程,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不同主体查阅档案均分门别类制定了不同的利用流程,照片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和提供利用,使各类档案的利用更具规范性。
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阅读需要,市档案馆还在一楼档案查阅服务厅内新增了上万本图书、报刊向市民开放,提供上网服务,力求打造一站式的档案综合利用空间。
档案数字化,群众查档更便捷。市档案局馆把便民利民惠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把市民查阅量较高的婚姻、公证、民国档案等先行进行数字化。围绕数字档案馆建设,成立数字化专责工作小组,先后从组织人员、档案资源、规章制度、安全设施、统筹协调等方面进行具体实施,确保档案数字化工程产量提高、质量过硬、实体完整、信息安全。今年,市档案局馆投入资金达200万元,完成400万页档案数字化,婚姻档案和公证档案已全部完成数字化,极大方便了群众利用。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5年12月3日 总第2844期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