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市郊留下镇老东岳校源岭大方井。
卫匡国(1607~1661年),字济泰,意大利人,原名马尔蒂诺·马尔蒂尼(MARTIN MARTINI) 。明清之际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是一位颇具国际影响的汉学家、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他 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来到中国,先后辗转于浙江兰溪、杭州、绍兴、分水、宁波、上海 、南京、福建、广东、山西、北京等地传教。清顺治七年(1650年),奉令回国,向教皇和红衣主教报告在华教务情况。顺治十五年(1658年),离开罗马,再度来华传教。在华期间,他悉心研究中国文化,曾著《中国历史》十卷、《鞑靼战史》,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介绍给欧洲。又用科学方法绘撰了《中国新地图册》、《世界新地图》、《中国新地图》等著作,被誉为“中国地理学之父”。同时,卫匡国也把欧洲的先进科学知识传播给中国,并组织了第一批中国学生赴欧留学。他还按西方的“造作制度”,建造当时中国最宏伟的天主教堂(今杭 州市中山路天主教堂)。为中西科学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六月,卫匡国在杭病逝,葬于留下老东岳大方井天主教司铎公墓。原墓为正方形,深广各二丈,高出地面丈许,入地凡六级。顶作环弧式,凡三列,中较大,环置矶,陈骨瓮,其中一瓮置卫匡国遗骸。墓于乾隆元年(1736年)重修,墓窟正中石碑曰“ 天主圣教公坟。”后墓毁。现墓是1985年在原墓址上重建的,墓依桃源岭麓,座东朝西,墓室呈长方形,条石垒砌,拱券形墓顶上竖“十字架”。墓前有轻巧朴实的照壁和高耸华丽的石碑坊,体现中西合璧风格。墓地群峰环绕,西樟翠柏映衬,方井古亭遗址依稀可见,环境 肃穆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