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学路浙江省中医学院内。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利用普慈寺创办的新型学校,是杭州创办近代教育的先声。
普慈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至正年间重修,明毁,清光绪十五年至十七年间(1889 ~1891年)重建,殿宇规模宏大,为东城梵刹之冠。利用普慈寺创办的求是书院,寺大殿 作书院办公室,殿后有东西两斋,为学生教室和宿舍。校园占地颇广,闹中取静,环境优雅 ,是浙江省第一所新型高等学府,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一定地位。书院以振兴中化,御 侮图强为办学方针,注重实学,反对科举,在教授数、理、化等课同时,也十分重视国文教 育,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强意识,造就出浙江第一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人才,如绍 飘萍、陈独秀、许寿裳等。书院屡经更名,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称“浙江求是大学堂” ,翌年改称“浙江大学堂”,二十九年(1903年)又改称“浙江高等学堂”,民国3年(1914年 )停办,9年复校,又几经更名,17年(1928年)定名为“国立浙江大学”。
书院旧址现仅存原普慈寺大殿,殿四开间,通面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