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首页 - 档案文化 - 城市记忆 - 人物

都 锦 生

发布时间:2004-12-15
  • 1 8 9 7 - 1 9 4 3

     

    1919年毕业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任乙种工业(艺徒班)教习。在教学实践中,经反复钻研,绘制成一幅意匠图,并在学校实验工场亲自轧制花版,亲手织出第一幅丝织风景——5*7(英寸)的“九溪十八涧”。

    后在亲戚宋春源与钱庄资本家宋锡九的支持下,购置一台手拉机,雇工人一名,于1922515在茅家埠家中开工织造。由于所织造的丝织风景画新颖别致,价格不高,很受社会欢迎。

    1926年,都锦生已拥有手拉机近百台,轧花机五台,意匠八人,职工约一百三四十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工厂。产品曾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展出,荣获金质奖章,一时蜚声中外,远销南洋和欧美等地。

    1928年至1929年间,都锦生东渡日本考察,并从留学法国的友人处获得一台法国产最新全铁电力机,又购得法国制造的棉织油画风景作样品,与工人、技术人员进行解剖分析,研制新产品。

    1931九·一八事变后,在抗日爱国热潮的推动下,都锦生为了抵制日货,停止购买日产人造丝,改用意大利和法国的人造丝。1937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日机轰炸杭州,都锦生丝织厂被迫停工,不得已将十二台手拉机转移到上海法租界,维持小规模生产。同年12月,日寇侵占杭州,委任他为伪杭州市政府科长。都锦生坚决拒绝,带领全家避居上海,并在上海建造厂房,扩大生产。

    1939年,都锦生丝织厂在杭州艮山门外的主要厂房及所有新式机械,全部为日本侵略者烧毁。

    1941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上海租界,都锦生丝织厂被迫倒闭,加上重庆、广州等地的门市部亦先后被日机炸毁,都锦生悲愤交集,于19435月在上海病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