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首页 - 档案文化 - 城市记忆 - 人物

章 炳 麟

发布时间:2004-12-15
  • 1 8 6 9 - 1 9 3 6

     

    章炳麟,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余杭人。自幼闭门读书,直至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才走出书斋。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在日本时,与孙中山订交,经常往来,商讨反清革命大计;并和革命党人秦力山等,在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以历史事实启发留日中国学生的革命觉悟,在留学生中产生很在影响,促使青年会军国民教育会等革命组织成立。19036月,针对康有为鼓吹的保皇言论,在上海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列举清朝专制之罪恶,直斥被保皇党捧为圣明的光绪皇帝为载(恬)小丑,未辨菽麦,并为邹容《革命军》一书作序。《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革命军》在《苏报》一发表后,清政府大为震怒,勾结租界工部局,将章与邹容拘捕,造成震动全国的苏报案。在狱中,章太炎英勇不屈,仍关注国事。1904年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光复会。1906年出狱后,东渡日本,受到革命党人的热烈欢迎,并被委任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主编。在《民报》上著文抨击保皇派的谬论,鼓吹反清革命。办报之余,还举办国学讲习会,为留日学生讲授《说文解字》与诸子百家之学。1908年,《民报》被日本政府封禁后,就专事讲学、著述。191111月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后受张謇拉拢,参加统一党。袁世凯任大总统后,章应召去北京,任东三省筹边使。宋教仁被刺后,参与反袁斗争,曾遭软禁,直至袁世凯死后才获释。1917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章被任为军政府秘书长。此后,他的思想逐渐趋向保守,曾反对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后脱离孙中山改组后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专以讲学为业。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曾赞助抗日救亡运动。1936614在苏州病逝。著述收集为《章氏丛书》、《章氏丛书读编》和《章氏丛书三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