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风俗首页 - 档案文化 - 城市记忆 - 特产风俗

十五奎巷

发布时间:2006-11-06
  •     杭州鼓楼边有条十五奎巷,原先叫做石乌奎巷。后来人们觉得这巷名不好听,才改成了十五奎巷
      相传,城隍山上的十二生肖石旁边,原有一只很大的石乌龟。这石乌龟受日月精华,承雨露之琼浆,年深月久,修炼成了精。每到晚上,它就化成人形,青衣小帽走下山来,穿行于闹市之中,畅饮于茶楼酒家;有时登上紫阳之颠,远眺钱江夜涛,饱览西湖月波,遨游于山水之间,怡然自得,觉得十分快乐。只是它形体笨重,步履蹒跚,上山下山,踏在石板上,笃笃之声不绝于耳,吵得附近的庙神夜间不得安宁,纷纷向城隍神告状,幸亏它不做坏事,城隍神也没难为它。
      后来,这石乌龟觉得自己不是山间之物,应该归入大海与鱼龙为伍,才是修归正宗。但苦于行动不便,入江无路,归海无门,终日郁郁不乐。事有凑巧,南海观世音菩萨从西天回来,路过杭州城隍山,已经暮云霭霭,脚下没有注意到城隍山上的大樟树,一步踉跄,震动怀里的柳枝宝瓶,酒出了几滴甘露,刚好落在石乌龟身上。石乌龟的道行一下子增添了五百年,变得体态轻盈,行动十分方便了。
      一天夜里,石乌龟沿着山坡悄悄而下,经过四牌楼,爬出鼓楼,打算从望仙桥河下顺江入海。这时,潮神伍子胥刚巧从山上下来巡逻,发现石乌龟要逃循出海,不觉大怒,立即命令手下将士把石乌龟逮住,钉死在伍公庙山脚下。
      第二天,住在这条巷里的居民发现一只庞大的石乌龟趴在这地方,后来就把这条巷取名为石乌龟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