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档案人精神
省委赵洪祝书记说:“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来创造,要靠良好的作风来推进。”卞峰煜同志就是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靠着与时俱进的档案人精神,靠着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成为新时期档案战线的优秀领导干部。
卞峰煜同志参加工作38年来,尤其是担任绍兴市档案局长以来,始终树立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始终保持我党倡导的优良作风,勇于创新,敢于开拓,善于钻研,勤于政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出色的成绩,在上级机关、领导、同事和普通群众中都有良好的口碑。2004年,卞峰煜同志被发现患上癌症后,经受疾病和治疗带来的痛苦,依然心系工作,倾心事业。2007年4月,他病情稍有好转,又回到岗位上,坚持工作至今。
一、创新。卞峰煜同志坚持把创新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来落实,作为发展理念来强化,始终把工作岗位变成锐意创新的平台,孜孜不倦奋力拼搏。他先后担任过监察局、农业局的领导职务,在反腐倡廉和发展“三农”的一线工作中,表现突出,颇有建树,多次获得先进称号。他调任市档案局长后,在陌生的环境中显得有些“清冷”。有人劝他:你年近半百,“官”位到顶,该享清福了!但是,全新的事业,激起了卞峰煜同志一种新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他潜心研究档案工作,发现这个以往不为人关注的部门,确实有太多的困难,也同样有太多的事可干。于是,他立誓:“我离退休还有10年好干、豁出去了,把这10年押上去!”他注重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激活”档案工作,在“创新”上有所作为,努力使档案工作从“文件仓库”中走出来,从“书斋式”的环境中跳出来。同志们说:卞峰煜局长的以身作则,唤起了档案局同志的创新激情,在“清冷”的岗位上干出了火热的事业。
二、为民。卞峰煜同志始终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档案信息资源的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己任。他无论在监察机关、农业部门,还是在档案部门,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心中想着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想方设法为老百姓解决困难,在不同的岗位上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过去档案部门往往被视为管理森严的“神秘”机关,长期以来与老百姓没有多大的联系。卞峰煜同志审时度势,依据政务信息公开的原则,首先提出档案开门服务的创新思路:“老百姓有权利用档案,我们就有义务提供档案服务”。2002年初,绍兴市档案局建立了全省第一家党政文件查阅中心,集中收集与老百姓工作、生活有关联的“红头文件”,公开向社会开放,受到了省政府办公厅的充分肯定。文件中心的对外服务大大激活了沉寂的档案和资料资源,起到了“文件引档案、文件连档案”的效应。
三、忘我。卞峰煜同志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敢于直面困难、直面自我,勇于与病魔作斗争,挺直共产党员脊梁。他援藏4年回来后,身体时常有些不舒服,患肾结石10年之久,后来又发现声带发音困难。此刻,他调任档案局工作,原本可以放慢节律,却反而更加忙碌。2003年9月,档案馆新馆项目正式立项。为了新馆建设,卞峰煜同志三次谢绝住院治疗,与死神赛跑。直到2006年7月,档案馆新馆的桩基基本打好了,他才答应赴上海治疗。手术后,气管切口迟迟不能愈合,还需坚持长期放疗。病至如此,有人劝他:“歇歇吧,别干了,留给下一任吧。”卞峰煜同志手里捧着药罐子,心里还是放不下档案事业的发展。同志们感动地说:“老卞为了新馆建设,把命都搭上了。”他却说:“我无悔今生,假如有一天生命之钟停摆了,我愿把自己定格在今天的岗位上。”
卞峰煜同志不愧为忠诚党的事业的好干部、好党员。在他的身上,闪耀着我党历来倡导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体现了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卞峰煜同志不仅“甘于清廉,默默无闻,勤奋敬业”,更与时俱进地反映出“创新、为民、忘我”的档案人精神,是全省档案工作者学习的好榜样。
摘自《浙江档案》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