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中浇灌,执法中挺拔,司法中淬炼
杭州档案普法宣传月活动综述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30周年。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治观念, 努力营造良好的档案事业发展环境,杭州市档案局、杭州市普法办联合印发文件,要求全市各级档案、普法部门在认真做好国家、省档案、普法部门档案普法宣传规定动作外,结合杭州特色,重点做好“八个一”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宣传月活动。
全市各地高度重视档案普法宣传月活动,加强领导、统筹策划、精心组织。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在档案普法、档案执法及司法领域多点开花,多措并举,形成上下联动的宣传声势和规模,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治意识,提高档案部门依法履职、依法管档的能力和水平。
普法浇灌档案法治信仰
档案法治信仰是有关档案治理的经验凝结和理性选择,是推动档案法治进程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杭州市档案局致力于创新普法形式,注重普法实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档案法治观念根植于民心,努力构建全市档案普法大格局。
“两训一谈”启序幕。8月底,由杭州市档案局组织的两场培训和一场座谈会顺利举办,拉开了全市档案普法宣传月序幕。两场培训会分别以“新形势下档案信息资源依法管理和开发利用”与“档案管理法律新风险及防范”为题,针对档案信息化依法管理和档案部门在围绕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档案法律风险识别与防控等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方向、新问题,对全市市级机关和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开展重点培训。座谈会则围绕纪念《档案法》颁布30周年暨《杭州市档案管理条例》颁布10周年,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畅谈档案法制体系建立健全以来,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提出档案工作“三个走向”的根本遵循之后,我市档案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就下一步工作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流动车厢广宣传。针对公共交通人流密集,宣传效果好的特点,杭州市档案局与杭州广电公交移动多媒体有限公司合作,持续10天在杭州公交、地铁早晚高峰移动电视终端上播放浙江省档案局制作的档案普法宣传动漫片——“档案就在你身边”。宣传片内容通俗易懂,宣传范围涵盖杭州地铁1、2、4号线和6600多部公交车辆,实现公交、地铁线路宣传全覆盖,日均接触人群400余万人次。
发展大事微信评。为展现杭州档案事业30年辉煌历程,激励全市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在新的征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杭州市档案局在“杭州档案”微信公众号开展“《档案法》颁布30周年杭州档案工作十件大事评选”。根据投票结果,并经市档案局局务会议研究决定,最终产生了包括“《杭州市档案管理条例》颁布”、“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受表彰”在内《档案法》颁布30周年杭州档案工作十件大事,并向社会各界进行了公布。评选活动受到公众广泛参与,吸引了全市3000余人次参与投票并转发微信“朋友圈”,有效提升了全市档案工作知名度,展示了杭州档案事业风采。
违法案例警视听。为防微杜渐,有效预防和警示各种档案违法案件发生,杭州市档案局根据近年来全国发生的档案违法案例,精选了干部档案造假、丢失档案、涂改档案、窃取国有档案、扣押、拒绝移交档案、擅自销毁档案、自然灾害造成档案损毁、档案信息泄露等八个方面的典型案例,制作成9块展板在杭州市、区档案局馆及政府机关大楼布展宣传。各类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省,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和档案工作者,从展览中汲取深刻教训,强化档案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执法挺拔档案部门形象
有作为才有地位。杭州市各级档案部门对内加强自身修炼,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档案事业发展中新矛盾新问题的能力,对外切实履行档案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职责,加大档案执法和档案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展示了档案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的责任,彰显了档案执法人员能执法、敢执法、善执法的担当,树立起新形势下档案部门和档案干部新形象。
聘请执法监督员提升执法能力。推行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工作机制,是建设法治政府、加快依法行政的有效措施,对强化档案行政执法行为的制约和监督起到良好效果。在个人自荐、单位推荐、定向邀请基础上,杭州市档案局组建起包括了政协委员、大学教授、收藏名家、律师、媒体记者、社区工作者等各类型人士的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队伍。特邀监督员将应邀参加市档案局组织的专项执法检查及其他行政执法监督活动,参与重大行政案件的专题调查研究活动,并对档案法治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加强监督检查提升执法力度。为贯彻落实全国档案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杭州市档案局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筑牢档案安全底线。针对不同检查对象和检查重点,近年来已连续多次开展档案安全执法检查,对涉及国家安全、百姓利益的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国家档案馆以及档案中介服务机构进行重点抽查。通过听取汇报、查看台账、实地勘验、技术检测等方式,对各单位档案安全保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就档案库房、档案数字化加工场所安全管控、档案信息防失泄密等档案安全重要风险点提出警示和指导、整改意见,明确工作要求和管理规范,排除风险隐患。
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执法效能。自今年起,“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省各地各部门全面启动。杭州档案部门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通过梳理办事清单、搭建信息平台、改革办事流程等措施,实现了档案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数据资源“一库共享”,推动档案部门简政放权、提升效能,优化服务。同时,杭州市档案局加快建立各级政务服务网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统一技术支撑平台,切实加强全市“最多跑一次”事项电子化归档工作的监督指导,逐步形成政务事项在线办理、归档,移交、保存、利用的长效工作机制。
司法淬炼档案法治能力
档案普法的成效和档案执法的能力需要司法作为“试金石”来检验。9月末,谢某诉杭州市档案局其他行政管理其他行政行为一案于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开庭,此案为杭州市档案局第一起行政诉讼案件。诉讼双方围绕杭州市档案局是否履行档案监督管理的法定职责展开激烈辩论,法院将择期做出宣判。行政诉讼的发生,表明经档案部门多年的普法宣传,公民已经形成了以法律途径处理档案事务的意识,不管诉求是否合法合理,均体现了档案法律法规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日渐显现。同时,在案件应诉过程中,杭州市档案局认真审查回顾了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环节、调查方式、适用法律等行政执法实体和程序的各方面问题,确保执法过程规范合法,经得起庭审质证。
作为第一次作为被告应诉的杭州市档案局,此次司法实践无异于一场思想和行为的淬炼。它标志着司法裁判介入档案管理事务将成为档案事业发展新常态。打铁还需自身硬。档案部门必须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以“档案工作走向依法管理”为基本遵循,以形成完备的档案地方法规制度体系、高效的档案行政执法机制、健全的依法治档工作机制为重点,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着力提高档案部门依法行政水平,推进档案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得起社会和时代的检验。
(局业务指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