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调研 统筹事业发展
——市档案局局长郎健华带队调研各县、市(区)档案工作
为了深入了解我市各县、市(区)档案工作现状,加快全市档案事业的协调持续发展,4月底至5月初,市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郎健华,副局长吕芬芳一行赴萧山、余杭等7个县、市(区)档案局(馆)调研档案工作情况。
郎健华一行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各县、市(区)的档案馆库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当前档案工作主要任务及存在困难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听取了各县、市(区)档案局(馆)对加强县、市(区)档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就档案工作进行交流沟通。
郎健华局长对各县、市(区)档案局(馆)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各地档案工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成绩突出,亮点纷呈。各地档案部门秉承“有所为才有所位”的观念,发挥艰苦奋斗作风,各项工作做到了基础扎实、思路清晰、特色鲜明,真正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大局,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社会民生,起到了“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体现了档案部门的价值和地位。
郎局长要求,各区、县(市)档案局(馆)要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拓展服务领域,推进事业发展,切实做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关键做到五个“注重”:一要注重基础业务建设,丰富馆藏资源。要加强对民生档案、民企档案、社区档案、新农村档案、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和重大活动档案的指导和管理,不断拓展馆藏内容,扩大收集范围。同时,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完善政务信息公开点和网上档案馆建设。二要注重“掘文化”建设,提高档案利用率。在法律法规允许前提下,扩大档案的开放范围,使“死档案”变为“活档案”,更好的服务当代,服务中心工作,体现档案部门价值所在。三要注重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对全社会档案人员的业务指导,提高全社会档案管理水平,使各部门、各地区按照国家、省的标准提升水平、提高等级。四要注重依法治档,规范执法行为,包括规范档案中介市场管理。档案执法是《档案法》赋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力和职责,也是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具体表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档案执法行为,适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要按照有利、有偿、有序的原则,规范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五要注重新馆建设,拓展局馆功能。档案局的价值某种角度讲是通过档案馆的功能作用来体现的。杭州地区的各个馆局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这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转制、社会转型、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档案呈爆发性增长,现有馆库已完全处于饱和状况,本着对历史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建设新馆已显得尤为迫切和紧要。档案馆作为大文化概念中的一个元素,承担着社会公共文化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功能。要结合当地城市整体规划和建设,明确档案馆功能定位,实事求是地确定建设规模和预留空间,把档案馆打造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平台、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历史文脉延续的结点和社会文化休闲的场所,成为当地的文化标志性建筑。
各县、市(区)档案局认为,这次市局领导亲自下基层调研,是关心、重视基层档案工作的重要体现,通过面对面沟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完善。大家表示,将配合市局统一安排,争取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共同促进全市档案事业发展。
(局业务指导处<法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