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27 ~ 旧44 各级各类学校
旧27 - 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旧28 - 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
旧29 - 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
旧30 - 浙江省立建国中学
旧31 - 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旧32 - 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旧33 - 浙江省立杭州初级中学
旧34 - 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医事职业学校
旧35 - 浙江省农民学校师资训练班
旧36 - 浙江省立杭州女子中学和杭州私立弘道女中、杭州私立冯氏女中及杭州女子职业学校
旧37 - 中央航空学校
旧38 - 杭州私立蕙兰中学
旧39 - 杭州市立中学
旧40 - 杭州市私立树范中学
旧41 - 杭州私立宗文中学
旧42 - 杭州私立中山初级中学
旧43 - 杭州私立明远中学、杭州私立大陆测量职业学校、私立浙江体育专科学校、上海市君毅中学、杭州青年中学、杭州私立止戈中学、杭州私立安徽中学、杭州私立安定中学、省立第一中学、私立浙江省体育童子军专科学校、杭州私立清华中学、抗战遗族学校、杭州私立廷筠初级中学、重辉商专杭州分校、杭州中正中学、杭州私立两浙盐务初级中学、杭州私立裴章女中、杭州私立春辉小学、瑞安县私立毓蒙工业职业学校、旧温属联合工业职业学校、国立中正大学等2l所学校档案汇集
旧44 - 浙江省立宁波中学和浙江省立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以上42所学校的档案中,形成时间最早的是1903年,最晚的为1951年,总计有案卷1279卷,排架长度为25.8米。于1987年接收进馆。
几个主要的且档案较完整的全宗构成者沿革情况分别如下:
1、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1940年10月10日创办于贵州湄潭,初名“国立浙江大学实验中学”,同年冬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1942年春改名“国立浙江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45年秋又恢复“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名,并于次年迁来杭州。历任校长的有;胡家健、朱正元、胡哲敷、朱希亮、沈金相。
2、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创立于1908年5月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1913年更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年又因学制改革实行“中、师合校制”,该校与省一中合并后改校名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设中学部和师范部。1929年因高、初中分办又改名为浙江省立高级中学。1931年6月因省政府筹设师范学校的需要而定名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内迁丽水,又经历了省临时联合中学师范部和省临时联合师范学校的两度易名,直至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迁回杭州后,才恢复了原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的校名。历任该校校长的有:章颐年、徐旭东、朱文治、孔祥加、蒋伯潜、朱元松等。
3、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1908年创立浙江两级师范学堂,1913年8月改名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与省立一中合并后沿用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的校名。1929年改名为浙江省立高级中学,1933年又改为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内迁丽水,与杭嘉湖地区内迁各校高中部合并,取名浙江省临时联合高级中学。1945年12月迁回杭州,恢复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的校名。历任该校校长的有:经亨颐、马叙伦,何炳松、蒋梦麟、项定荣、张印通、崔东伯、黄初葵、方豪等。
4、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lO年创立浙江中等工业学堂,次年学校暂停,1912年复校时定名为浙江公立中等工业学校。1927年改为工学院。1933年由浙江大学代办,抗战开始后因浙大内迁而停办,抗战胜利后定名浙江省立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历任该校(院)负责人的有:许炳堃、徐守桢、李熙谋、程天放、郭任远、竺可桢、陈灵生、陈庆堂等。
5、浙江省立杭州初级中学。创办于1897年,初名养正书塾。1910年,浙江省咨议局以每府设立中学一所为由,改养正书塾为杭州府中学堂,次年又改为浙江官立第一中学堂,辛亥革命后,因学制改革而易名浙江省立第一中学。1933年8月改名为浙江省立杭州初级中学。抗日战争期间,校址迁移.并与其他学校组成省临时联合初级中学。抗战胜利后即迁回杭州并恢复浙江省立杭州初级中学的校名。历任该校负责人的有:杨文莹、潘鸿、邵伯纲、姚汉章、何炳松、沈朔明、蒋梦麟、唐世芳、章湘伯、钟伯庸、江文炜、齐国佐等。
6、中央航空学校。1931年初在杭州笕桥正式成立。1937年秋迁至昆明巫家坝,改名为空军军官学校。1945年迁回杭州。1948年冬迁往台湾。历任该校负责人的有:毛邦初、葛敬思、周至柔、陈庆云、黄光锐、张省谷、王叔铭、刘牧群、胡克伟等。
7、杭州私立蕙兰中学。1899年由美国浸礼差会初创。1937年底日寇进犯,学校辗转迁徙至杭州富阳、上海等地,曾加入华东联合中学,又与之江、弘道、越光等校联合,设分校于绍兴。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学校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10月,杭州私立蕙兰中学复校。历任该校负责人的有:甘惠德(美)、密拉特(美)、慕珥(美)、葛德基(美)、徐佐青、葛烈腾(美)、王嘉范。
档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综合方面:有各校的校史;学校概况;大事记;法令法则及各项章则;学校组织系统图、平面图;校产及设备情况表;校务进行计划与实施报告;各处室计划与报告;校务会议、导师会议、教训联席会议、预算会议的文件;整编工作材料;各种布告;关于筹备校舍、学校迁址和举办合作农场等文函;代卖学校契约;教职员聘书、聘约以及学历和调查表、登记名册;进修与奖励名册;通讯录等;薪给制人员登记表;参加各协会的员生工友名册;各种收发文簿、函稿函电簿、登记簿、日记簿等。
二、教务:有各校教务、训导等各种会议记录;各学科教学研究会记录;教学规程、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学生操行、成绩和课外活动等规则;关于学生礼节和学生管理、招生工作的文件;各级各类学生名册、成绩表、学籍簿和毕业证书存根;关于毕业生升学就业问题、学生军训、服役和志愿从军文件材料;关于学生罢课、请愿、参加悼念和公祭于子三等活动的文件。
三、总务:有各学校经常费、规费等各种财务帐册、单据;会计交接、会计报表;贷款申请书;请求配给配购的文函;教职员补助费;员工米贷金清册;公费生、自费生和战区生的膳食贷金报核、印领清册;奖学金、助学金、救济金、医药费、补助费等的报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