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早启动 万象更新谋发展
——杭州市档案局馆长会议召开
1月13日
会上,大家深入交流2008年工作中好的经验和作法,畅谈了2009年工作思路。2008年我市档案工作特色鲜明,亮点纷呈:一是杭州市档案局馆顺利晋升国家一级档案馆,圆满完成在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目标任务。二是萧山、余杭、临安、下城区档案局正式升格,使长期困扰档案局馆发展的行政主体级别较低问题得以突破。三是档案馆新馆建设方兴未艾,萧山、余杭、房产档案馆在建或已建成档案大楼,为档案事业实现新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四是档案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杭州市档案管理条例》、《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办法》等陆续出台,使档案执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五是档案基础业务建设进一步夯实,档案收、管、用齐头并进,不断提升档案工作为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水平。六是档案工作领域得到拓展,通过加大档案资源整合力度,加强对民营企业档案、社区档案、农业农村档案等的管理,更好地服务于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七是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市档案局文档目录中心建设已经市发改委批复立项,各地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也逐步加快。八是编研展览硕果累累,在全省、全市档案优秀编研成果评比中,各地编研作品以档案形式表现区域特色,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举办的各类展览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九是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各地档案部门人才济济,通过竞争上岗、人才交流、人员培训等,进一步做到人尽其能、才尽其用。
市档案局局长郎健华在会上指出,2008年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关键在于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围绕中心,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积极主动服务,促进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中心工作服务。二是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创新发展观念,推开发展视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提升档案事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由“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发展。三是坚持争创一流,在工作中牢固树立求发展、求生存的理念,拉高学习标杆,扎实工作,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努力展示历史文化名城窗口的良好形象。
郎健华局长在会议最后强调,2009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面临经济发展困难最重的一年,也是蕴含机遇最大的一年。各级档案部门要主动抢抓新机遇、沉着应对新挑战。他要求:一要把加快档案馆新馆建设步伐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认真谋划建设模式、管理体制、资
源整合等问题,充分考虑城市公共档案馆的文化性、公共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特点,功能建设上,要进一步拓展到学术研究中心、市民休闲中心和考试培训中心;空间布局上,要压缩办公区域,控制技术用房,留足公共空间,保障库房区域;设计建设上,要考虑节能减排的需要,更要重视档案安全。二要进一步深化档案工作新领域,在推动民营企业档案、社区档案、农业农村档案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基础上,加强名人档案、家庭档案的管理指导,使载体更加多元化。三要进一步强化档案执法力度,加强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加大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力度。四要进一步做好档案开放利用工作,抓好鉴定开放工作,通过严格的开放鉴定程序,层层把关;做好利用接待工作,加强窗口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五要进一步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实现全文数字档案检索,加快信息化重要项目建设。六要进一步做强做精“掘”文化,通过丰富的档案资源,在“掘文化”上下功夫,“掘”出自己的个性,“掘”出自己的特色,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七要重视档案安全,在健全规章制度、强化技术保障、加强岗位责任、实行异地异质备份、加强预案管理和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上下功夫。八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立足自身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借助于“外脑”,实行两条腿走路。九要进一步加强对全社会档案工作的指导,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