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的上元节
发布时间:2015-03-05
正月十五是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这一天就是上元节,古人称夜为“宵”,所以也称为元宵节。上元节与我国传统的元旦(即春节)首尾相连,故有过小年之称。过完上元节,年节的活动才算完结,生活始复常态,因此它既是春节的延续,也是传统年节活动的尾声。整个年节活动到上元节达到最后的高潮。
关于上元节传统节庆的景况,如今大多要通过文献、诗歌加以了解。清代皇家档案的留存,为我们了解清代宫廷上元节的场面提供了第一手史料。据《世祖章皇帝实录》记,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从礼部议:上元节自正月十四日始至十六日止,百官俱朝服三日,各衙门封印不理事,如遇紧急事务仍行办理。另外,从诸多档案的记述中,可以看到,清代皇帝在上元节中的活动各朝各年虽略有不同,但主要活动是赐外藩宴,以及由后妃、群臣、外藩王公等陪同,白天在同乐园召诸臣听戏,并赐盘餐肴馔以及锦绮如意和古玩一二,以示眷宠。大约在下午四五点钟时,则开始在紫禁城乾清宫或圆明园山高水长、正大光明等处看百戏、观灯、放烟火。其中,赐外藩宴属于国家重大礼仪范畴,是清廷笼络外藩王公的“统战工作”,可算作皇帝在年节中的政务活动,其他活动则纯属娱乐……
详见《中国档案报》2015年3月5日 总第2730期 第二版
上一篇:嘉兴市首家乡镇档案馆落户海宁许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