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琉球:特殊友好500年(5)
清代的册封典礼更为隆重。不但天使馆中张幄结彩,而且从天使馆到王城,沿途也都要结彩。册封典礼上,世子及众官行的都是三跪九叩头礼。
册封典礼上,最重要的是宣读册封诏敕和颁发皇帝赐给国王及王妃的礼品。诏书是皇帝颁给琉球国官员的,敕谕则是颁给国王的。比如: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的诏书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恭膺天命,为天下君。凡推行乎庶政,必斟酌夫古礼,其于锡爵之典,未尝以海内外而有间焉。尔琉球国,远在海滨,久被声教。故国王尚真,夙绍显封,已踰四纪,兹闻薨逝,属国请封。世子尚清,德惟克类,众心所归,宜承国统。朕笃念怀柔之义,用嘉敬顺之诚,特遣正使吏科左给事中陈侃、副使行人司行人高澄,赍诏往封尔为琉球国中山王,仍赐以皮弁冠服等物。尔宜慎乃初服,益笃忠勤,有光前烈。凡国中耆俊臣僚,其同寅翼赞,协力匡扶,尚殚事上之心,恪尽臣藩之节,保守海邦,永底宁谧,用弘我同仁之化,共享太平之休。故兹诏示,俾咸知悉。皇帝之宝。嘉靖十一年八月。”
敕谕为:“皇帝敕谕琉球国故中山王尚真世子尚清:惟尔世守海邦,继膺王爵;敬顺天道,臣事皇明。尔父尚真,自袭封以来,恭勤匪懈。比者薨逝,良用悼伤。尔以冢嗣,国人归心,理宜承袭。兹特遣正使吏科左给事中陈侃、副使行人司行人高澄,赍诏封尔为琉球国中山王,并赐尔及妃冠服、彩币等物。尔宜祗承君命,克绍先业,修职承化,保境安土,以称朕柔远之意。钦哉。故谕。”
颁赐给国王的礼品是纱帽一顶,金厢犀束带一条,常服罗一条,大红织金胸背麒麟圆领一件,青褡护一件,绿贴里一件,皮弁冠服一副,七旒皂皱纱皮弁服一顶,玉圭一枝,五章绢地纱皮弁服一套,大红素皮弁服一件,纁色素前后裳一件,纁色素蔽膝一件,纁色粧花锦绶一件,红白素大带一条,大红素紵丝舄一双,丹礬红平罗销金夹包袱四条,素白中单一件,紵丝二匹,罗二匹。颁赐给王妃的礼品是:紵丝二匹,罗二匹,白氁丝布十匹。
册封典礼完毕后,从明万历年间开始,国王还要到天使馆去拜谢册使。
中国册封使是琉球接待的最高使节,因而琉球对册封使团的接待十分隆重。
世子一旦知道册封舟入境,便派官员携带牛羊酒米瓜菜之类,远迎到封舟上犒劳。
册使住进天使馆后,琉球对册使以及所有随行人员,都按一定的标准供应饮食。此外,每月初一和十五以及其他逢五、逢十的日子,国王都派官员到馆另外馈送食物。
册使在琉球期间,琉球还例行举办几次大型宴会,招待册封使团。如:在祭王典礼举行后,有简单的谕祭宴;在册封典礼举行后,有盛大而隆重的册封宴;此外,中秋日有中秋宴,重阳日有观龙舟宴,临行前又有饯行宴、临别宴、望舟宴等。
为了接待册封使团,琉球专门设有支应七司,负责天使馆内的各项事务。一为馆务司,总掌馆中的大小事情;二为承应所,分掌馆中的房屋修葺、器物添配等事;三为掌牲所,分掌馆中所需羊、猪、鸡、鸭等的供应;四为供应所,分掌馆内酒、米、菜等的供应;五为理宴司,分掌对册使例行宴会的筹办;六为书简司,分掌琉球与册使之间的文书往来等事;七为评价司,分掌封舟所带来货物的定价、买卖等事。
等到东北风汛来临之际,册封使团登舟回国。之前,琉球照例为封舟准备半月以上的行粮。登舟之日,琉球官民又一次在那霸港云集相送,并依依不舍。国王并例派高级官员携带谢封表文和礼物与封舟同行,并派人在封舟上作向导,护送封舟回国。
册封使在琉球的时间,大约有几个月。在这几个月中,琉球官员要陪同使团成员在琉球游览名胜古迹,访问民风民俗,拜谒孔庙、天妃庙、关帝庙等。不少使团成员与琉球官员、名士互相拜谒、赠答诗文、赠送字画,教琉球人习礼、弹琴、学医,为琉球人看病等,同琉球人民进行广泛的交流,有的还主持建造一些寺庙,为琉球建筑题写牌匾、撰写碑文等,为琉球留下了可观的人文遗迹。
五、册封使所记表明钓鱼岛属中国而不属琉球
中国册封琉球的使臣,归国后大多对他们的琉球之行加以记载,著书传世。其中,有些曾记载到中国和琉球的海上边界。这些记载一一表明,钓鱼岛是中国领土,在中国领海内。
现存中国最早的册封琉球使记录为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册封琉球的正使陈侃所著的《使琉球录》。该书详细记录了自琉球请封到他册封礼毕从琉球回到福建省城的历程。其中有一段海上行程:
“五月朔(初一),余等至广石……二日,祭海登舟……连日风逆,五日始发……至八日,出海口,方一望汪洋矣……九日,隐隐见一小山,乃小琉球也。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亦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即今钓鱼岛),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程。夷船(指出发时同行的琉球迎接册封使的船只)帆小不能相及矣。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指与册使同船的琉球人)歌舞于舟,喜达于家。夜行彻晓,风转而东,进寻退尺,失其故处。又竟一日,始至其山。有夷人(指古米山上的琉球人)驾船来问,夷通事(指琉球翻译)与之语而去。”这里非常清楚地载明:古米山才是琉球属山,也是中琉航道上的中琉界山,琉球人见了古米山,才欢欣鼓舞,“喜达于家”。而此前所经过的平嘉山、钓鱼屿、黄毛屿、赤屿等,都属于中国而不属琉球,因而琉球人看到这些山并无“喜达于家”的激动与欢欣。
继陈侃之后册封琉球的郭汝霖和李际春,出使琉球后共同撰有《重编使琉球录》。在萧崇业、谢杰同编的《使琉球录》中,录有郭汝霖、李际春册封琉球的行程。其中有一段说:
“(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十九日,船至长乐取水。……二十七日,至广石。二十八日,祭海登舟,别三司诸君。二十九日,至梅花,开洋。幸值西南风大旺,瞬目千里,(琉球)长史梁炫舟在后,不能及。过东涌、小琉球。三十日,过黄茅。闰五月初一日,过钓鱼屿。初三日,至赤屿焉。赤屿者,界琉球地方山也。再一日之风,即可望古米山矣。奈何……潮平浪静……舟不能行,住三日。初六日午刻,得风乃行……至申刻,乃见小古米山。夷人(指琉球人)望见船来,即驾小来迎。”
这里明确地载明:赤屿是中国与琉球海上疆界的中国山,过了赤屿再往东,则进入琉球,船行一日可达古米山。古米山是中国进入琉球的第一山,山上住有琉球人,他们看见中国封舟来,则驾小船来迎接。由于册封国王是大事,所以琉球人在国界山上迎接册封使。这仍然表明,在到古米山之前所过的钓鱼屿、赤屿等,都是中国山而非琉球山。(未完待续)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3年7月8日总第2480期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