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生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津召开
9月20日,全国民生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会议讲话中提出:“‘记录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可以作为民生档案工作的指导方针;‘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展到哪里,民生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可以作为民生档案工作的总体原则;‘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可以作为民生档案工作的工作重点。”
会议由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明华主持。天津市政府秘书长王宏江到会致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档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局,民政部档案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首先参观了天津市社会保险档案馆;之后,民政部档案资料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及天津、辽宁、上海、广东、重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岛市等地档案局的与会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杨冬权在总结近年来全国民生档案工作的主要成绩时指出,民生档案工作行政监管体制初步形成,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强化监管,努力构建起了民生档案工作的长效发展机制;各级档案馆通过主动融入民生领域、完善收集范围、创新工作方式、强化服务理念等,成为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主体;以民政、社会保险系统为代表的机关档案工作和专业档案工作创新思路,为民生档案资源积累打下了坚实基础;企业职工档案和建设项目移民档案为服务民生作出重要贡献;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注重实效,成为民生档案工作的新亮点。
杨冬权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民生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他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对民生档案工作的认识,提高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自觉性,要把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提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党的宗旨的高度和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高度来认识;要进一步加强对民生档案工作的研究,明确民生档案工作的基本范畴和重点;要加强对民生档案工作的领导,积极争取领导及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既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出台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为民生档案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也要加强与各涉民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把民生档案建好用好;要建立完善民生档案规章制度体系,加强对民生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和行政督察,各级综合档案馆要尽快建立完善有关民生档案的接收、征集、管理、利用制度;要加强民生档案的收集力度,进一步促进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各级综合档案馆要逐步从注重接收文书档案向注重接收民生档案转变,从“档案馆有什么,群众查什么”向“群众查什么,档案馆有什么”转变;要加强民生档案的整理编目、数字化和开放鉴定,确保民生档案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争取在“十二五”末,90%以上省级、副省级综合档案馆和80%以上地、县两级综合档案馆均建立10种以上民生专业档案的全文数据库和30种以上民生专业档案目录数据库;要创新民生档案利用机制,强化优质服务,通过牢固树立利用者至上的理念,挖掘馆藏资源,丰富民生档案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层次等,使利用者查阅利用更为方便、更为满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9月27日 总第2363期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