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市组织实施“民生档案、服务民生”工程
河北省唐山市档案局馆立足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以强化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将档案工作纳入民生工作整体布局,主动与群众工作部门和涉及民生职能部门联合,紧紧围绕构建档案资源体系和档案利用体系,制定出台并在全市组织实施了“民生档案、服务民生”工程,使档案工作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档案工作的知名度和社会公信力逐步增强。
唐山市档案局馆以实施“民生档案、服务民生”工程为载体,在全市开展了民生档案规范年活动,将民生档案统一为产权、保障、求助和社会管理4类,明确了收集归档范围和主体责任单位,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收集、归档、接收、保管和利用等规章制度,加强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同时推进档案接收工作改革,在有条件的县(市)区档案局馆,对分散保存在各相关部门单位档案室的民生档案,采取“一年一接收”方法进行整合,实行集中管理,进行全面认真梳理,加快民生档案的整理、编目,收到了既丰富馆藏、又推动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的效果。目前,市和县(市)区档案馆已接收各类民生档案23万余卷,各涉及民生工作部门已整理归档民生档案53万余卷。
在组织实施“民生档案、服务民生”工程过程中,市、县两级档案部门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加快民生档案服务利用体系建设,通过多途径、多渠道,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利用。档案部门对民生档案优先进行数字化处理,完成民生档案扫描700万条,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唐山市民生档案信息库”;在市、县两级建立起“民生档案公开信息查阅中心”,为查阅利用相关民生档案信息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已提供利用民生档案8万余卷;以档案网站为平台,开展网上查询服务,使百姓足不出户便能查阅有关民生方面的政策规定;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开展送民生档案入企业、下乡村、进社区活动,面对面服务群众。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2年5月21日 总第2308期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