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关怀版
    杭州档案
    浙江档案
    服务网
    长三角
    查档平台
    全国查档利用
    服务平台
    • 首页
    • 政务信息
      • 组织机构
      • 工作动态
      • 业界动态
      • 公告公示
      • 党旗映兰台
      • 理论学习
      • 表格下载
    • 网上办事
    • 查阅大厅
      • 查档指南
      • 馆藏指南
      • 档案专题
    • 档案业务
      • 法规标准
      • 档案科技
    • 档案文化
      • 网上展厅
      • 编研书籍
      • 城市记忆
      • 历史上的今天
政务信息
  • 组织机构
  • 工作动态
  • 业界动态
  • 公告公示
  • 党旗映兰台
  • 理论学习
  • 表格下载
  • 业界动态首页 - 政务信息 - 业界动态

    清代以来的4亿篇华文报刊文章将建数据库

    发布时间:2010-10-15
  •     世界华文历史报刊或将步入数字化时代。为抢救、发掘、整合全球华文报刊文献,一个名为创建“华文历史报刊文献数据库“(简称“华文库”)的项目正在湖南长沙酝酿启动。

      记者12日从提出此建议并具体开展运作的湖南省青苹果数据中心有限公司获悉,“华文库”计划是以其自身电子报刊数字化技术、报刊数据库资源和数据库检索平台为基础,整合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两百年的华文报刊文献4000种,挑选十分之一实施数字化,建立拥有4000亿汉字和4亿篇文章的海量历史文献库,展示华人世界的百年追求、社会变迁、文化兴衰。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作为国家政治的软实力,已经上升到国家主权的高度,提高文化传播力显得尤为重要。”青苹果数据中心董事长兼总裁唐五一说,如果说中国人类文明是一条历史长河,那么“华文库”所记载的文明只是其中一朵微小的浪花。

      如果将全部华文报刊纳入数据库,将是一个巨大浩瀚的工程。因此,唐规划先挑选十分之一的报刊进行数字化。目前该计划已经向国家相关部门进行申报,以求获得更充足的资金支持。唐所在的公司也将同步通过盈利模式赢得资金保障项目的运行。

      作为中国创建最早的数字化企业之一,青苹果每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亿汉字,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化生产基地,已经广泛参与美国、日本、韩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化工程。已经完成数字化的《申报》近期在海外书展上就备受青睐。

      “资金充足的话4年可完成。”唐对此充满信心,因为日益强大的中国愈来愈受到国外关注,而这些数字化的报刊无疑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户。

      在唐五一看来,“华文库”的创建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不仅能增强中国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提高中文在互联网中的数据占有率,还能让更多的海外华人华侨了解中国历史。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关闭】
    分享到:
    上一篇:国家档案局考察调研雅安市移民档案管理工作
    下一篇:外交部展览尽现中加40年双边关系发展历程
    相关阅读:
    > 档案数据库标准体系的构建
    > 甘肃档案数据库建设让利用者满意而归
    > 上城区档案馆获民生档案数据库省级示范单位称号
    > 浙江省综合档案馆电子目录数据库结构与交换格式
                       
    关于我们
    杭州市档案馆已成为杭州市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五位一体”综合性档案馆。
    联系我们
  •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创意支路6号
  • 查档电话:0571-85359049
  • 技术电话:0571-89580170
  • 前台电话:0571-89580199
  • 邮箱:daj@hz.gov.cn
  • 快速链接
  • 浙江政务服务网
  • 杭州教育网
  • 公众参与
  • 档案咨询>>
  • 杭州市档案馆主办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11034494号-1 技术支持: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