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朝慰问团珍贵档案背后的故事 老艺术家深情回忆赴朝慰问演出经历
夏菊花等老艺术家向湖北省档案馆捐赠的赴朝慰问演出照片
近日,中国文联副主席夏菊花等多位曾代表中南地区赴朝慰问的老艺术家应邀来到湖北省档案馆座谈,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座谈会上,老艺术家们向湖北省档案馆捐赠了当年赴朝慰问演出的照片、日记、画册、节目单等珍贵档案史料。看着这些十分熟悉的档案史料,老艺术家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深情地回忆起当年赴朝慰问演出经历。
1952年底,中南地区组织艺术团赴朝慰问,年仅15岁的夏菊花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不久名单下来了,却没有我的名字。工作人员说我不满18岁,暂时不考虑。”焦急的夏菊花四处打听有没有通融办法,团长说“除非有自己独特的功夫”。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夏菊花,她暗暗下定决心:要练就独门功夫,实现自己的心愿。她从街上买了一些碗,开始练习软功和顶碗技艺。
1954年秋,已经小有名气的夏菊花终于盼来了通知,9月随武汉歌舞剧团到朝鲜开城慰问演出。夏菊花记得,那时的开城已是一片废墟,演员们分散住在当地老百姓家里。演出条件非常艰苦,山坡上、树林里、坑道口,到处都是舞台。当时天气已经很冷,夏菊花每次都是穿着短衣短裤表演,十分投入。
在两个多月的巡演中,夏菊花一场也没有拉下。一次野外演出,风刮得很大。“演出前半段很顺利,到衔花顶碗高潮时,一阵大风突然袭来,吹跑了我臂上的套圈。其他演员赶紧追着帮我捡回来重新表演。”夏菊花清楚地记得,演出结束后,台下掌声经久不息,团长脱下大衣把她紧紧裹住,“那一刻,我深深感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赴朝演出的一幕幕仍历历在目,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夏菊花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作出巨大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不会忘记那段战友情。赴朝慰问演出是我艺术人生的新起点,它激励我学习英雄精神,努力追求艺术创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0年8月9日 总第2039期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