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总把档案当儿戏
前不久的《法制周末》刊登了一篇讲述某县土地档案保存现状的文章。“4年,刘桂英瘦了40余斤,因为一份土地档案。因与邻居发生房产纠纷,作为关键证据的土地档案失踪,刘桂英输了官司”——这是整个事件的缘由。作者“顺藤摸瓜”,经过在该县国土资源局的实地调查得出触目惊心的结论:该县土地档案失踪损毁现象严重!
“土地档案对于保护国土资源,合理开发、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具有凭证、参考作用;对解决土地纠纷、农村土地承包等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更是确权划界、进行诉讼的重要依据和凭证”,土地档案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
这么重要的档案丢失损毁,除了期望有关部门严肃认真处理此事件外,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档案的丢失损毁如此严重?
办公条件有限、办公经费紧张、制度规范不健全、人员流动频繁、人少事情多等等诸如此类客观原因,似乎都能成为整个事件的合理解释。但事实并非如此,我看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主观上没把档案当回事!
要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首先是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不能总把档案当儿戏,必须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各级各部门领导首先要重视支持。档案工作是各部门工作的基础,各级各部门领导要从满足群众利用需求的高度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充分认识档案的凭证作用和历史价值,将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同其他各项工作同重视、同部署,要在制度、资金、人员上给予支持,切实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档案工作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各行业、各部门的档案工作人员要齐心合力。档案不是某个人的档案,而是国家的档案;档案工作也不仅仅是档案部门的工作,而是全社会的档案工作。做好档案工作,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是各行业、各部门的档案工作人员的共同职责。全体档案工作人员应该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发扬档案工作者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守护好人民的档案宝库。
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无旁贷。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肩负着《档案法》赋予的神圣职责,监督、指导、做好档案工作是其不可推卸的使命。因此,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千方百计地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提高业务指导水平、扩大档案宣传范围,营造档案安全保管和开发利用的有利环境,以赢得党和人民的高度信任。
让我们行动起来,切莫再丢了档案,空悲切!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0年7月26日 总第2033期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