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震后3个月 转移安置档案近20万卷——青海省档案局科学谋划全力加强档案安全保障工作
玉树地震已经过去3个月了。3个月以来,青海省各级档案部门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开展受损档案抢救和档案转移安置工作。目前,地震灾区有近20万卷档案已经得到妥善安置。随着震区3年建设过渡期档案临时板房馆库的建成,受损档案的修复整理和日常保管工作逐步进入正轨。
青海省档案局结合地震灾区档案安全工作实际,科学谋划,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加强档案安全保障工作。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省档案局及时向省委办公厅领导汇报了会议精神,提出进一步加强全省档案安全工作的建议。省档案局及时制定下发了加强全省档案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认真开展全省档案安全保密工作检查,重点对馆库及装具、查阅利用场所环境、电子文档存储设备进行检查。青海省档案局在档案安全工作中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省档案局健全完善了安全工作机制,形成以制度保证安全的工作格局,保证任何环节不出纰漏。
青海省档案局局长龚国平表示,地震发生后,处于震中断裂带的新建州、县档案馆库,虽然主体结构受损却没有倒塌,为馆藏档案的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这进一步说明,符合档案馆建筑质量标准的馆库是确保档案实体安全的基础。在今后的档案馆库建设中,青海省将继续严格执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还要重视选址前的地质勘探工作,避开在不稳定构造带和不适宜的方位、地形建馆,最大限度地防范各类自然灾害对档案安全保管的威胁。玉树灾区州、县档案馆库的重建,要借鉴汶川经验,坚持高标准、高质量。
2005年以来,青海省财政连续5年拨付专项资金,对全省29个县级档案馆进行新建及改造,今年,省发改委又批准了6个县级档案馆建设项目的立项。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青海省档案局将进一步做好县级档案馆库新建及改造项目,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0年7月15日 总第2028期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