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普通百姓畅享档案文化——山东省13个大型档案展览备受关注
。
10月20日,在新落成的山东省档案馆新馆,中国档案珍品展、山东馆藏档案精品展、山东知青档案史料展、山东民间文化艺术展等13个大型档案展览同时面向社会开放。这些展览以丰富翔实的档案史料,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展示了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再现了山东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
这是一件生产工具的实物档案,哪位读者能猜出其功能和年代?答案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山东省某 老字号做假发使用的梳拉台。
开展至今,观展者始终络绎不绝。一个多月的时间,参观人数已达2万余人次。在这些参观者中,有各级党政机关、大专院校组织的干部职工、老师学生,也有省内外档案同行,但更多的是自发前往档案馆参观的济南市民,甚至泰安、潍坊、青岛等外地市民也闻讯前来参观。11月12日,济南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当日仍有不少市民冒雪参观。由于展览内容十分丰富,不少参观者看过一次后意犹未尽,他们甚至来第二次第三次。
观众认真观看档案珍品。
山东知青档案史料展以山东知青工作发展脉络为线索,勾画出山东知青史的多姿多彩,每天都吸引着大批老知青前来参观,他们中有的已经成为政治、经济、教育、医疗、文艺等领域杰出人才,还有一些则永远留在了农村那片广阔的天地中。当年知青中的典型人物,如徐建春、林淑娘等都来参观了展览。老知青们久久驻足在展台前,看着一件件反映知青生活的展品,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难忘的年代。3大本厚厚的留言簿上的留言,字里行间表达了老知青们激动的心情。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一营五连的曾兆兰感言:“难忘知青岁月,难忘那段激情燃烧的兵团生活,我毫不愧色地说:‘我曾是一名老三届知青’。”这就是老知青们的共同心声吧!
家庭档案及收藏爱好者藏品展始终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不少市民对家庭档案的收集与保管表现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向工作人员咨询如何整理家庭档案。在参观展览的人群中,经常会看到老人迈着蹒跚的步伐带着年幼的孩童,向孩子讲述档案背后的故事。一位老人对工作人员说:“这些展览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更让孩子们知道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展览能够成功举办既是山东省档案馆举全馆之力、积极筹备的结果,也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分不开。为了使中国档案珍品展能够于全运会期间在山东展出,国家档案局调整了其在全国的巡展时间。在展品的征集过程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热心地提供展品。山东省各地市档案馆也对展览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为展览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展品。另外,山东画院、山东黑陶研究所、山东花卉盆景奇石艺术家协会等单位及许多书法家、画家、收藏爱好者都对展览给予了大力支持,甚至将一些精品力作慷慨地捐献给山东省档案馆。尤使工作人员感动的是,一些参观者在观看展览后对本次展览表示了极大的赞赏,并自愿向山东省档案馆捐赠一些展品。
本次展览不仅让参观者能够近距离接触档案,见证历史发展的轨迹,感受时代发展的变化,同时也增强了民众的档案意识,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欣赏展品的过程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09年12月14日 总第1939期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