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数字档案馆系统(二期)项目通过成果鉴定
2008年1月26日,深圳市档案局开发的“深圳市数字档案馆系统(二期)––深圳市市民中心电子文件接收管理系统”项目通过了由国家档案局、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武汉大学、深圳市信息办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科技成果鉴定。国家档案局技术部主任王良城、教育培训中心主任赵中新、科研所副所长冯丽伟、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刘家真教授及深圳市信息化相关部门的专家参加了会议。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副局长贾兴东出席会议并讲话,他介绍了深圳市作为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对深圳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做出更大贡献。深圳市档案局局长林波介绍了深圳市档案局以档案信息化作为实现档案现代化的主要抓手,集全局之力,抓好标准规范、应用系统及资源等建设,努力做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路工兵,并为深圳市的电子政务建设做出档案行业的贡献。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该项目的研制工作报告及项目技术研究报告,审查了测试报告、科技成果查新报告、项目实施过程文件等技术资料,并观看了系统功能现场演示。鉴定委员会认为,深圳数字档案馆系统(二期)以电子文件为管理对象,将ISO15489文件管理规范、ISO14721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参考模型(OAIS模型)、ISO23081文件元数据总则与中国国情相融合,以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为核心,以OAIS模型为依据,设计了一套全程控制电子文件真实、完整与长期可读的管理系统,并具有可扩展性,为我国电子政务公文管理与文件归档创建了可操作性平台。该系统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通过电子文件数据与相关元数据组成的信息包,用以保证电子文件的凭证性;二是通过数字签名信息固化技术使电子文件凭证性固化,为今后的法律需要提供凭证;三是设计成电子文件全程管理控制软件,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同时可与时俱进的迁移数据,使电子文件长期有效与可读。该平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实用性强,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该项目重点攻克电子文件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问题,项目研究从规范标准入手,注意对国际相关研究的跟进与标准采集,结合深圳市电子政务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结合深圳文件中心建设与管理模式的实践,积极进行电子文件管理的标准、管理模式及技术的研究,进行电子文件中心与数字档案馆一体化系统管理的探索,同时为下一步牵头组织的深圳市电子政务六大基础平台数据库之一的“文件档案平台数据库”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骆如明摘自深圳档案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