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杭州通鉴》编纂委员会会议召开
2月21日
会上,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档案局局长、《中国杭州通鉴》编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伍彬汇报了《中国杭州通鉴》编纂前期工作基本情况。杭师院历史系主任、《中国杭州通鉴》编辑部主任陶水木对《〈中国杭州通鉴〉编纂方案》和《〈中国杭州通鉴〉编纂大纲》编制情况作了说明。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主任、编委会办公室主任许小富为会议作了讲话。各编委会成员审议了《〈中国杭州通鉴〉编纂方案》和《〈中国杭州通鉴〉编纂大纲》,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孙忠焕市长对会议作了总结讲话。他说,编委会办公室编制的《<中国杭州通鉴>编纂方案》条理清楚,操作性强,制订的标准和规范既符合通鉴的基本特点,对杭州历史记述又有较大的创新。《<中国杭州通鉴>编纂大纲》总体框架较为合理,条目选取较为广泛,能基本反映出杭州几千年的历史情况及独特的城市发展脉络。
孙市长在充分肯定前期编纂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对今后的工作作了进一步的指示。他强调,编纂工作务必求真求实,《中国杭州通鉴》就是要真实地记录杭州的历史,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东西,不然就失去了编写的意义;对大纲的基本框架要作进一步的完善,鉴于反映当代的文献资料较为丰富,对于当代部分条目可以作适当的减少,真正做到集大事要事于一书;目录、附录、索引等项目设置要科学合理,总的原则是科学合理、简洁明了,既要有利于编写,又要有利于查阅利用。
孙市长强调,编纂工作要切实做到“五个坚持”:坚持各研究项目相协调,努力加强相关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坚持历史研究与编纂工作相统一,尽力吸取专家学者的智慧和成果;坚持利用历史资料与现有档案相结合,积极争取各相关单位的配合和支持;坚持组织领导与编写人员相配合,充分发挥编写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编纂工作与社会动员相同步,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大家一定要有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精神,本着客观、公正、与时俱进的原则,广收集、细筛选、多讨教、缓发行,以更加科学、更加严肃、更加慎重的态度来完成编纂任务,争取把它制作成一部精品。
(局编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