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信息化发展战略论坛在上海举行
为进一步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提高新形势下档案事业发展科学决策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2005年6月20-21日,国家档案局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共同举办“中国档案信息化发展战略论坛”。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冯国勤,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杨公之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赵小凡司长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演讲,上海市档案局局长吴辰、中国计算机报常务副社长兼执行主编卢山在开幕式上致词。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冯国勤在讲话中指出,上海正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将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此背景下,全市档案信息化既是档案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信息化、电子政务以及其他各行各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工作。要以政府信息公开为抓手,加强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利用和共享,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和资源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上海档案事业在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迫切需要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共同寻求发展之路。这次论坛非常重要,办得也很及时。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论坛,吸取各方宝贵意见,进一步发挥上海档案信息化在城市信息化进程中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推动作用。
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杨公之在讲话中指出,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即34号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信息化工作的战略转型,标志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在信息化整体工作中占据主体地位,34号文件是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性、政策性和措施性文件。34号文件对档案信息资源和档案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明确要求要加快以传统载体保存的档案数字化进程,要把档案馆建设成公众获取政府公开信息的场所。34号文件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任务,对政府信息资源、公益性信息资源、市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要求都适用于指导和引领当前和今后全国档案部门的各项工作。国家档案局对34号文件非常重视,以较快的速度研究制定了《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并以国家档案局2005年1号文件下发。当前,各级档案部门一定要充分领会中办34号文件和国家档案局1号文件的精神实质,高度重视这两个文件在各项工作中的指导作用。要把两个文件对档案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到研究制定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要把进一步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化工作作为“十一五”档案事业发展的中心工作。要积极与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配合,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国家和地方信息化专项规划中。各级档案部门要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转型的要求,实现档案工作中心的转变。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在党和政府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不同需求,建立档案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活动中,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安耕、曲成义、高新民、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文化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崔建飞、国家档案局技术部主任王良城、上海市档案局局长吴辰、福建省档案局局长陈永成、四川省档案局副局长马小彬、青岛市档案馆副馆长潘积仁、杭州市档案馆副馆长赵建国、深圳市档案馆处长方燕、江苏省电力公司文档处处长杨秉光等应邀在论坛上作主题演讲,围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就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市场和信息产业、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贡献力及有效开发、国家数字档案建设与服务工程、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电子政务建设与档案信息化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的作用等专题进行阐述和交流。加拿大、韩国国家档案馆有关专家应邀在论坛上介绍了各自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
此次论坛由上海市档案局承办,中国计算机报协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档案局、信息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出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