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举办百姓档案展 千余民间档案国庆亮相
去年12 月,金陵晚报一则《南京档案馆急寻民间档案》报道,掀起了南京首次百姓捐献档案的热潮 -- 数百市民热情捐出 " 藏宝 " ,最多的一次档案馆一天就接到 100 个电话!各类票据、证书、文件、实物和老照片,纷纷涌向档案馆, 10 个月的时间,档案馆共接到千余档案,在《金陵晚报》系列报道引发的热潮下, 9 月 30 日 ,南京民间档案展将在甘熙故居南京民俗博物馆郑重亮相,千余百姓档案生动再现南京社会巨变和生活画卷。
民间展品现" 活 " 档案
在此次民间档案展中展出的千余百姓档案,是从南京市档案馆收到的两千余件市民捐档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从去年12 月,金陵晚报系列报道 " 寻找南京民间档案 " 开始以来,民间档案就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记者在南京市档案馆先睹为快:展品中,有凝结着老人情怀的各时期订婚、结婚证书,从民国时的丝绢制证书、到文革时的毛主席语录证书,一本证书,便折射数十年时代变迁;大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式电风扇,小到一张建国初期的南京公交汽车票,全都作为活生生的历史档案,将呈现在南京市民的眼前。一本小家庭几十年来的破烂生活账本,在这里都是富含价值的 " 宝物 " ,因为它是一本生动的 " 南京百姓生活巨变 " 活教材。
收藏高人成捐献 " 大户 "
张成是南京《雨花》杂志编务。走进他的家,绝对会吓一跳:与其说是一个房间,不如说是个" 缩微收藏馆 " 。从邮票、香烟壳、毛主席像章,到省内著名作家的手稿,尤其是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起,近万张大大小小各类票据,叫人眼花缭乱。张成是这次民间档案展当之无愧的头号 " 大户 " 。仅他一人,就给档案馆捐、借了共 300 多件档案,包括各种票据和实物。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每一样东西在他眼里都有一段曲折的故事、一种浓郁的情结,但是此次百姓档案展,他却毅然捐出了大部分的珍藏。面对记者,他说,他搞收藏,不为投资,不为赚钱,纯粹个人爱好。现在捐出去心情就如嫁女儿一般,但是 " 它们找到了更好的归宿,更有意义! "
缺地产老名牌 " 活档 "
百姓档案中,有紫金牌闹钟、第一代 " 熊猫 " 半导体收音机,都是南京老地产名牌。前不久,南京老 " 钟山表 " 掀起老南京人的抢购狂潮,档案馆表示,这次档案展,缺少的就是一些南京老地产品牌的实物,包括当年的南京青松牌电视机、大桥牌自行车、钟山表、蝙蝠电风扇等等老名牌,这些实物不仅代表着一个时代,更是一种情结;档案馆表示,欢迎家有这些老电器的市民将其暂借给此次展览,丰富展品,档案馆将妥善保存。市民捐献的部分珍品因为已经收入馆藏,所以南京市民暂时无缘得见了,包括长达
摘自《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