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杭州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
杭州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杭政办发电〔2014〕15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切实做好我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把握总体思路
(一)把握规划编制时代特征。编制“十三五”规划,要把握时代特征,遵循发展规律,坚持开拓创新,全面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深刻把握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加强战略研究和系统谋划,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约束性,积极破解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矛盾和问题,着力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市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夯实基础。
(二)深入开展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要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经验,深入开展“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要加强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明确“十三五”发展的战略思路、任务和布局,谋划一批重大政策举措、重大改革试点和重点建设项目。
二、明确具体要求
(一)建立功能清晰的规划编制体系。要按照政府和市场的新定位,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以总体规划为统领、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为支撑,功能清晰的规划编制体系。总体规划由各级政府编制,同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起草;区域规划由市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区域内有关区、县(市)政府编制;专项规划由市级有关部门编制。
1.强化总体规划的功能。总体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是编制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和其他规划的依据。要加强总体规划的战略性,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领域的内容,充实和加强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政府职责方面的内容。增强总体规划的约束力,突出规划的空间约束,把国家和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对空间管制的基本要求纳入总体规划,通过规划调控和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
2.做深做实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门领域或特定行业为编制对象,是政府安排投资和财政预算、审批和核准项目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减少专项规划的数量,重点编制需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国土空间开发管治以及涉及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发展领域的专项规划,不编或少编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领域的专项规划。通过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调控和管理,增强规划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规划综合管理。进一步完善专项规划立项管理制度,改进专项规划编制计划,对未列入编制目录的规划,不得编制和发布。把好规划“出口关”,加强规划的衔接、协调和论证,切实做好规划的审核审批工作。各区、县(市)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要抓紧提出需要编制的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目录,由市发改委综合平衡,报市政府审定后,下达规划编制计划,组织开展编制工作。
(三)积极探索规划体制改革。根据国家发改委和省政府的要求,研究推动我市“多规融合”工作。统筹市域层面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招商,协调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工作,推动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的融合。区、县(市)空间范围相对较小,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在规划数量上应适当控制。已列入省级规划改革试点的区、县(市),应根据国家、省发改委的相关要求,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把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战略任务和空间布局整合进一个顶层规划中,形成一个区、县(市)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三、安排工作进度
(一)前期研究阶段(2014年年底前)。市发改委组织开展“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在充分听取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于年底前形成杭州市“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并上报市政府。7月中旬,各级各部门研究提出拟纳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的建议,由市发改委整理汇总后上报。市级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专项规划名录报市发改委审核,形成《杭州市“十三五”规划编制体系及目录》,报市政府批准后发布。
(二)规划纲要框架形成阶段(2015年1月至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形成前)。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发改委形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框架),明确发展目标、基本原则、政策导向、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举措等。市级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全市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规划纲要形成和审议阶段(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形成至2016年初)。根据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精神,研究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经市委审定后,提交市人代会审议批准。完成全市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和衔接工作。
四、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
(二)安排工作经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充实规划工作者队伍,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规划工作者的素质。各级财政安排必要的规划编制工作经费,保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三)提高公众参与度。要发挥各级各部门的力量,广泛开展联合调研活动。充分发挥科研机构、民间智库、国际机构等“外脑”的作用,并借助信息平台,广开言路,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确保规划编制真正汇聚民智、协调利益、达成共识。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