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区长宗明(右三)到区档案局视察工作。
上海市杨浦区档案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2007年,区档案局(馆)被评为上海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和6个市、区单项先进。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市档案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得益于局(馆)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干部队伍具有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得益于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发挥档案部门的职能作用。
确立方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重视理论学习,加强思想武装。杨浦区档案局多年来一直坚持建立健全学习机制,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中央、市、区有关政策及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组织专题讨论,提出贯彻意见,并在第一时间部署落实,第一时间总结反馈。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档案局立即举办专题学习班,领导干部带头辅导,组织交流心得体会和测试,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增强全局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近两年,全局同志理论联系实际,撰写各类调研文章20余篇,其中15篇文章被市、区有关刊物刊登。
开展主题教育,加强正面引导。杨浦区档案局根据形势任务的要求,紧密结合本局的实际,坚持每年有针对性地开展一至两个主题教育活动。如今年在开展以“解放思想话档案,改革创新争一流”为主题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局领导一方面注重听取各科室党员干部的建议,另一方面采用发放征询表的方法,征求基层档案干部的意见,然后再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找准以往档案工作重事轻人、重物轻人以及档案部门是“二线”、“冷门”等一些错误的工作方法和思想观念,边学边改,立说立行,有效地加快了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促进了杨浦区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上海市档案局(馆)长吴辰(前)到杨浦区档案局调研指导工作。
科学管理,推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制订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杨浦区档案局每年初根据工作计划制定工作目标责任书,并落实到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每周制定局(馆)一周工作安排,每月制定一月安排,做到月初有计划、月末有点评。每季度总结局(馆)工作及人员的闪光点并予以表彰。年中要检查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每年年底召开工作会,总结全年工作,部署新一年工作任务。同时,召开述职、述学、述廉工作会议,加强考核,并与年终评优奖励挂钩,形成科学的目标管理机制。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还要在年初召开专门会议,对全局工作进行分解细化,研究各科室的年度重点工作,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抓手,为实行科学管理打下基础。
完善各项制度,实行民主管理。该局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经过全局上下讨论并反复修订之后,目前已经建立健全了39项制度,汇编成册,人手一本,坚决贯彻执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按照党政议事规则进行决策,凡是“三重一大”事项,都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最后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真正形成了依法行政、秉公用权,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氛围。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做到对干部既严格管理,又大胆使用,形成人人爱岗、个个敬业的生动局面。
突出重点,发挥档案工作特殊作用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该局围绕黄浦江沿岸综合开发工程,对沿江企业档案资源状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从档案中发掘出杨浦的“百年大学、百年工业、百年市政文明”,并开展了“杨浦文化寻根”活动。编纂了《杨浦百年史话》,在城区功能转换过程中为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上海世界夏季特奥会、亚洲极限运动锦标赛、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杨浦区传递活动和区国际“管乐周”等重大活动。同时,指导有关单位做好重大活动材料的归档工作,确保了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区档案局被评为上海世界特殊奥运会档案工作优秀集体。
聚焦民生,共建和谐。近年来,在杨浦大开发、大建设的背景下,民众对查档的需求急剧增加。该局(馆)多次召开区属档案窗口单位座谈会、研讨会,统一思想,研究对策。结合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接待窗口采取提前开放、添置设备等便民、利民措施。积极做好旧区改造、知青返沪、就业、救助、环保等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档案工作,并优先电子扫描,提高了利用效率,群众满意率高达97%以上。在构建知识杨浦、和谐杨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级和市级新闻媒体多次报道杨浦区档案窗口服务民生的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