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档案文化
杭州市电力局 李菁
摘要:档案文化是在档案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吐故纳新”的再挖掘、再创造和再升华,是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的过程中的再丰富、再发展。不断丰富档案文化内涵是一种历史的责任和对未来的全景化关照,又可极大地促进当前档案工作的发展和创新。笔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谈谈对档案文化建设的一些想法。
一、档案文化的概念、特征、作用
档案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概念,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档案文化一般仅指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记录与反映的档案信息及其载体,即档案实体文化。广义的档案文化,则除了档案实体文化之外,还包括人类有效管理和利用这种实体文化成果而采取的活动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档案事业文化。本文所采用的是广义的档案文化概念,并力求从历史层面和现实理论层面上,对其中的若干方面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
档案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文化门类相比,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更有它独特的功能与作用。主要表现在:档案文化是一种基础文化,对其他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它与各个文化类别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学、艺术、影视作品的创作,教育、图书、文博、旅游等各类文化的发展都必须借鉴于档案;档案的广泛存在,也使得它的发展状况影响的不只是档案文化本身,而是各行各业、各门各户,因而档案文化在内容上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各个方面。
档案文化又具有行业特色。档案文化是档案部门在实现其特定的档案目标任务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广大档案干部共同建立、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职业道德、管理策略、服务理念和行为规范,体现档案干部的精神风貌、文化素养和塑造良好的档案形象。档案文化既然来源于档案工作实践,它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具有浓厚的档案工作的行业特色宗旨和特点。例如,档案工作必须依法行政、服务经济建设、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和尊重档案用户等,就是在档案文化中形成的法治、经济、效益和平等最具行业特色的理念。
加强档案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档案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确保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档案行政管理水平,确保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树立档案部门权威,改善档案部门形象;同时对引导和培养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律意识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
二、档案文化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档案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总体思路是: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推动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改革和档案事业不断发展、提高系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体现先进文化的特点和要求为核心,以强化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营造依法治档、鼓励进取、凝聚人心的良好氛围为着力点,全面规划,整体推进。
1、以倡导档案部门共有的科学的档案精神为契机,营造爱岗敬业、团结进取、奉献社会、昂扬向上的工作氛围的档案精神是档案部门和员工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发展目标、管理哲学、行政执法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档案部门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档案事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档案文化建设的灵魂。档案部门应当结合档案人员思想实际和档案工作发展目标,认真总结和提炼,使之得到广泛认同,自觉作为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2、以强化档案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为切入点,确立共同的行为规范,推动档案文化建设。档案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以职业道德深化档案文化,以档案文化滋养职业道德。
3、以确立现代行政执法理念为核心,强化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并以此去思考解决依法行政、依法治档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4、以档案部门的物质建设为载体,彰显档案文化底蕴,塑造档案部门权威。
三、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档案文化建设要与档案部门整体工作的推进相协调,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不断丰富其内涵和形式。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坚持“打基础、强服务、抓亮点、创品牌、求实效”的工作定位。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全面认识档案文化功能,不断加强档案文化意识。
有人曾形象地将档案称为“人类的记忆”, 作为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社会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档案的内涵十分丰富,作为人类生活、生产、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活动及其产物的直接记录和结晶,档案毋庸置疑的是人类社会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和具有特殊性的文化资源,故档案从社会意义上而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 这是正确认识档案文化价值的出发点和基础。打好这个基础是开展其他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
2、健全领导机制,认真抓好领导班子文化素质的提高,形成先进档案文化的导向和核心。
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必须引起领导层的重视,把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搞好决策、协调,做到与档案业务工作一起布置,抓好落实。
3、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档案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对档案文化的认同和参与的积极性。
档案文化的精髓是重视人的价值,因此,应力求把实现档案管理目标的整体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统一起来。既要重视人的因素在档案工作实践和档案行政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档案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必须理解、尊重、关心、培养人。档案文化建设的各项措施应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使档案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
4、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采取多种方法营造先进的档案文化氛围。
要在档案部门内部建立起一整套符合档案精神的、科学有序、规范高效的现代管理机制,其中包括管理优化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奖惩机制等。在全体档案工作者中形成争先恐后、追求卓越的良好精神状态。
5、积极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多元探索利用档案文化资源途径。
要有效地发挥档案文化功能, 除了要加强对档案文化的理论研究外, 更应探索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的多种途径,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着力开展档案文化的数字化工作。切实加强电子政务环境下和各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电子文件及时归档、安全保存、有效利用的规范研究和业务指导。开展档案文化实践活动,使其成为一种“活的文化”、“现实中的文化”。
6、提升档案业务机构文化品位, 营造档案工作环境的文化氛围。
档案部门收藏的档案资料, 无疑为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档案业务部门与机构,还须通过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来不断提升档案文化价值, 发挥档案的文化服务功能,使档案资源建设触角由历史向现实社会生活的鲜活内容延伸,向全市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重要声像、民间、名人、名优产品和城市名片档案延伸,培育“文化服务”品牌。
2006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