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档案局推进鸬鸟镇各行政村档案规范化管理
市档案局调研组结合档案管理的行政职能,对余杭区鸬鸟镇6个行政村档案规范化管理方面问题分析如下:
1.设施设备条件差。余杭区鸬鸟镇,1个镇政府、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除镇政府档案室2014年创建了省一级规范档案室,村社档案室都没有达到省、市的规范化档案室标准,太公堂村、山沟沟村、太平山村和雅城村缺乏档案室专门用房。
2.档案管理人员缺。余杭区鸬鸟镇镇政府和7个村社档案室的档案管理人员,全部是兼职人员,没有一个是专职档案员。兼职档案员,多是身兼数职,对档案政策法规不了解,对档案业务知识不熟悉。
3.档案资料不齐全。未能按照“应收尽收”原则做好资料收集归档工作,特别是涉及民生类和镇村历史文化的档案资料工作不到位。比如: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经济合同、劳动力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档案收集归档不够齐全;对在新时期农村工作中形成的照片、音像、实物、光盘、磁盘等特殊载体档案的收集更是欠缺;反映农村实际工作等各个方面的会议记录大多散存在村“两委”干部手里,没有完全整理归档。
4.档案管理不规范。由于管理人员非专业档案员,相关专业知识缺乏,不能按规范标准进行科学地整理、管理和利用。比如:仅有档案资料随意存放的现象较为普遍,档案资料受潮、损毁现象时有发生;多数档案资料只是按年度流水帐似的装订起来,没有实行分类整理和有序编排;档案资料利用后存在未能及时或乱放的情况。
5.档案资料利用低。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许多村民不了解本村档案资料的内容,更不知道档案资料可以为自己的现实生活,甚至是切身利益提供帮助。比如:部分村民因土地、山林纠纷、拆迁等带来矛盾时,不能有效利用档案资料进行维权,从而损害了自身利益。
市档案局调研组根据“百千万”活动部署安排,结合自身职能,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扎实推进鸬鸟镇村级档案室规范化建设工作。
1.协同制订规划。协同余杭区、鸬鸟镇和各行政村,制订各村市规范化档案室创建计划,力争“十三五”期间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档案室全部成功创建市级规范化档案室。督促余杭区、鸬鸟镇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重视档案工作,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
2.提供支持保障。市档案局将在政策范围内,利用专业技术优势,支持保障鸬鸟镇各村市规范化档案室创建工作。首先,年内对全镇各村档案室管理人员,包括分管领导、负责人员和信息人员,组织一遍专业知识培训,确保涉档人员全部具备档案工作上岗资格。其次,对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和利用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根据《档案法》和《杭州市档案管理条例》,结合市级规范化档案室标准,对各村档案工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3.推进“千村档案”建设工作。利用省档案局、省农办、省财政厅三部门联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千村档案”建设工作这一抓手,通过建档存史,盘清各村文化历史家底,记录村落的多样性原生态信息,建构“一村一档”、并构建村历史文化数据库,推进村级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档案记录历史、服务现实的作用,让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利用。在结合镇村规范化档案室创建的同时,对照《浙江省村落历史文化信息资源建档框架》,对村落历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调查摸底、补充建档,构建村落档案数据库,丰富农村文化礼堂陈列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