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让“最多跑一次”事项电子化归档工作落实到位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列为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的第一项重点任务,“最多跑一次”事项的电子化归档工作也成为当务之急。日前,由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组织、省档案局承办的全省“最多跑一次”事项电子化归档工作部署会在杭州举行。
“最多跑一次”事项电子化归档,是指在保障电子文件安全、可靠、有效的前提下,将浙江政务服务网产生的电子文件,直接以电子方式进行单套存档,不需要以“纸质+电子”方式保存,形成“最多跑一次”事项电子文件在线归档、保存、移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在部署会上表示,“最多跑一次”事项电子化归档将开启全省“互联网+档案管理”的新时代,用大数据支撑起实实在在的智慧档案。
省档案局馆长刘芸在部署会上从6个方面明确了全省“最多跑一次”事项电子化归档工作的具体任务。
一是解决“归什么”的问题。要认真梳理适合在线办理和电子化归档的行政权力事项清单,服务类事项、涉密事项、省级以上的转报事项暂不纳入电子化归档范围。
二是解决“在哪里归”的问题。各级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工作机构要加快建设政务服务网电子文件的归档、数据交换等基本功能模块,实现安全、可靠、有效运行。
三是解决“归哪里”的问题。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加快建设本级电子文件管理的统一平台,根据政务服务网部署方式,构建统一规划、分级建设、相对集中、分工负责的建管模式。
四是解决“怎么归”的问题。各单位应在政务服务事项办结后实时归档,对政务服务网内预归档的电子文件进行整理、组件、导出、检测,“固化”形成电子档案,纳入统一的虚拟档案室,并由各单位档案部门保存管理。同时,要做好电子档案的移交工作,经本级档案部门同意,各单位可在向本单位档案部门归档的同时,开展移交进馆工作。
五是解决“怎么用”的问题。各级档案部门要实施好“档案管理和开放共享示范工程”,根据各单位确定的共享利用范围和条件,推动档案数据向各部门和社会共享利用。在做好馆藏开放档案数据资源共享利用的同时,要做好政务服务网电子档案的共享利用工作。
六是解决“归得好”的问题。政务事项电子化归档涉及业务办理、档案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需要一系列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支撑。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已会同省档案局出台《浙江政务服务网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和《浙江政务服务网电子文件归档移交业务需求和技术规范(试行)》,下一步还将陆续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和业务技术规范。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7年5月11日 总第3064期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