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活档案”与时间竞赛
杭州市档案局启动“抗战老人”口述档案征集工作
口述档案是档案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它通过访问亲身经历者或者历史现场见证人,用文字、声音、影像等形式记录下人们所见、所历、所闻、认知等等这些无法载入史册的记忆,从而让历史和记忆更加全面、真实和具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曾发表了“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重要讲话,特别指示“要做好抗战亲历者头脑中活资料的收集工作,抓紧组织开展实地考察和寻访,尽量掌握第一手材料。”今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经历过这场战争的小学生都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如果再不去抢救,去记录这些历史的见证人,他们这些“活档案”也很快将变为历史。开展“抗战老人”口述档案的征集是一项与时间竞赛的抢救工作,刻不容缓。
为促进馆藏档案多元化,弥补馆藏历史空白,拓展档案馆服务职能,开辟档案征集工作的新格局。近日,杭州市档案局启动以“抗战老人”为主题的口述档案的征集工作。7月初开始进行了3位抗战老人的口述记录:有参加过塔山战役的冯国仁;有1945年3月投身革命,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郝龙清;与日伪军战斗过,曾参加过新四军一纵队的陆坚。
档案局启动的此次口述档案计划以新四军老兵、抗战老兵、抗战老人为目标进行口述档案征集,形成“新四军老兵口述档案系列”,“抗战老兵口述档案系列”,“抗战老人口述档案系列”,争取在2020年抗日战争爆发90周年纪念之前、新馆建成之时,完成此项抢救性的档案史料征集工作。所征集的影像、照片、文字资料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编研活动:可编辑出版《抗战亲历者头脑中的活资料》口述档案集;可将音频、影像资料剪辑为《杭州抗战亲历记》专题片,进行电视宣传;可举办纪念抗日战争90周年展览;可网上播放利用等等。有利于发挥和拓宽综合档案馆的服务职能,充分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局征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