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图吸引市民 争看杭城变迁
记载杭城变迁,刻画历史脉络,由市档案局(馆)举办的《杭州古旧地图展》展出了杭州行政区划内自南宋至杭州解放初期的疆境政区图、城区街道图、水道盐务图等珍稀古旧地图190余幅,吸引众多市民蜂拥而至,一睹古旧地图的真容。很多市民都是自发而来,其中最多的是来寻根的老人,他们虽然生在杭州长在杭州,但对于杭城变迁的记忆都有些模糊,他们来到档案馆,希望通过这些古旧地图来追忆过去,寻找自己的根。
浙大地球科学系的一位退休教师兴匆匆地带来了珍藏多年的地图,希望在市档案馆找到1928年杭州城区地图里缺失的两张。他紧紧地握住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讲述了他的来意。他说,因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很多遗迹都已面目全非,让有着杭州本乡本土情结的人不无遗憾,地图是个文脉,引导我们与古人对话,与现今牵手。他希望能够在这里看到他寻找多年的地图,圆自己一个杭城梦。
展厅里,悬挂着一幅1968——1970年杭州市区图,几位老人正在用桃花纸描地图上标注的山路,老人们平时都是登山爱好者,特地赶来看展览是为了描摹古地图上的山路,为爬山作向导。问及他们为什么不用现在出版的地图,他们连忙摇头说,他们要走没有走过的爬山路,现在的地图山路是没标注的,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在展览的留言册上,许多参观者都留下了他们的心里话。署名为“老杭州”的市民写道:杭州市档案馆办了一件好事、有意义的事,让我们一些老人重温了以往的杭州,真是很合心意,再看现在的杭城,真的感想良多,太感谢你们了。很多热心的市民还为展览出谋划策,一位市民留言说,杭州市档案馆做了一件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好事!让杭州人了解了自己城市的过去,亲切!建议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运用多媒体技术做些平面到三维的试探,会有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挖掘档案资源为社会服务,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服务,是近年来市档案馆创新服务理念,扩大社会影响力的新思路。杭州古旧地图展将一直延续到
(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