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巾帼文明岗 - 巾帼建功 - 利用案例

杭州市档案局(馆)2005年 档案、资料及现行文件查阅利用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2005-07-15
  • 一、基本情况

    2005年杭州市档案局(馆)政府信息公开档案文件资料查阅服务中心,共接待利用者3476人次(其中利用档案2846人次、资料402人次、现行文件228人次),接受来人、来电咨询1657人次,网上咨询回复11人次,处理人民信访函件15人次。查阅各类档案、资料、现行文件共计22338卷(件),其中利用档案17722卷、资料3748册、现行文件828件。为利用者复制档案、资料及现行文件47695页。

    利用对象包括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和普通市民;利用方式包括来窗口查阅,来电、来函和网上委托查询;利用类型主要为建国后档案资料;利用内容主要有干部任免、特殊工种、土地征用、机构设置、人员调动、技术职称、军转干部、学生分配、招工、劳模、先进、工资名册、婚姻状况、工商登记、政策法规等。

    二、利用情况分析

    1、全年利用档案2846人次、17722卷次,分别占档案、资料及现行文件总利用人次、卷次的81.88%79.34%

    按档案利用目的统计,全年编史修志利用档案756人次、8128卷次;工作查考利用档案1165人次、5737卷次;学术研究利用档案88人次、627卷次;经济建设利用档案6人次、14卷次;宣传教育利用档案1人次、1卷次;其他类包括个人为解决干部待遇、劳模待遇、养老保险、工龄、学历、婚姻、分房、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土地补助金、法律诉讼、了解政策等利用档案830人次、3215卷次。从档案的利用目的的发展趋势来看,工作查考,编史修志和其它类占档案利用的主流。

    按利用档案资料所属时期分,建国前372人次、1644卷次;建国后2474人次、19518卷次;前者均为编写史志、学术研究所利用,而后者用于编史修志、工作查考、处理个人事务的占绝大比例。

    2、全年利用资料402人次、3788册,分别占档案、资料及现行文件总利用人次、卷次的11.57%16.96%

    资料利用中《杭州日报》利用量最大,共计3359册,占资料总利用量的88.67%,用于编史修志占绝大比例。其次是利用《杭州政报》207册,占资料总利用量的5.46%,市民查找相关政策性文件占绝大比例。

    3、全年利用现行文件228人次、828件,分别占档案、资料及现行文件总利用人次、卷次的6.56%3.71%。利用目的主要是了解各类政策和查找相关文件依据。主要内容是社会保障、工资、离退休待遇、房屋政策等。现行文件利用量不大与文件收集不齐全有一定关系,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4、馆藏档案利用率、查全率、查准率在不断提高。馆内内部管理不断强化,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不断完善检索工具,改善服务方法和开拓利用途径,复制档案页数、出具证明份数都比去年同时期有大幅增加。究其原因有:一是馆藏档案日趋丰富,新接收的档案进馆,增加了档案的数量,丰富了档案的内容;二是社会档案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许多单位、个人,在开展工作或处理个人事务时,都能自觉联想到档案馆,都懂得档案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凭证作用,因此,各部门工作人员、市民来馆查档的人次日益增多。三是现代化设施的加强,网上档案馆不断完善,电子文档及计算机检索大大提高了查档效率。

    5、修史编志、工作查考利用档案、资料频繁。全年档案、资料用于工作查考和编史修志人数达1921人次,占总利用人数的55.26%,利用案卷、资料13865卷(册),占总利用量的62.10%

    6、档案用于证明职务、工龄、劳模、特殊工种、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占很大比例。随着机构改革和企业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特别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健全,厂级领导干部、劳模待遇的政策落实,职工办理退休及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手续等,职务、工龄、劳模、土地征用成为广大干部、职工首先要证实的关键问题,全年利用档案为解决广大干部、职工的职务、工龄、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的利用人数达1691人次,查阅档案7396卷,分别占利用档案总人次、总卷次的59.42%41.73%,为广大干部、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相关阅读:
    杭州市档案馆主办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11034494号-1 技术支持: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