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海宁市档案馆借助盐官镇“全岗通”培训平台对全镇所有村、社区开展了一次远程查档培训工作。 本次培训主要是对手机查档平台、嘉兴民生档案利用平台、海宁档案共建共享利用平台等多个远程查档平台进行培训。培训中,首先对远程查档每个平台查询区域范围、查询业务功能作了具体介绍;其次采用系统直接操作演示
为使档案更好更便捷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方便人民群众利用档案,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档案馆服务能力,兴义市档案馆多举措持续完善档案查询利用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档案利用及民生档案跨馆查询服务工作。为建立健全便捷惠民的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兴义市档案馆于2017年正式开展民生档案跨馆查询服务。民生档案跨馆查询的范围,主要是已依法开放的婚姻登记、知青、工龄、职称职务、个人荣誉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档案。本年截至3月20日,兴义市档案馆已累计接待档案查询301人次,提档案829卷(件),提供档案复印件1139页。档案利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服务了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是大力推进档案大数据建设,为社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档案的凭证作用日益凸显,广大民众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对档案的查询利用需求与日俱增。兴义市档案馆“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大力加快档案原文数字化步伐,不断夯实数字档案馆建设基础,积极推进档案大数据建设,极力缩短档案查询时间,高效便捷科学为社会提供利用服务。截至目前,已有近500万幅档案数字化原文向社会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查询利用服务。通过大力推进档案大数据建设,使档案利用方式从传统的手工查询利用方式跃升为网络化利用,极大地提升了利用效率,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三是探索简化查档利用手续,创新档案公共服务新模式。按照档案查阅利用的有关规定,查阅利用涉及个人的档案,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必不可少,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材料群众难以提供,导致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办证多、办事难”问题。兴义市档案馆主动作为,不断优化服务,档案查询推出“书面承诺”的服务形式,代替部分当事人难以提供的证明材料,先予以办理。“承诺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查阅者的身份信息、被查阅者的身份信息、查阅者与被查阅者的关系、被查阅者不能到现场查阅档案的原因、查阅内容、用途等,查阅者承诺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均真实、有效,否则承担法律责任。书面承诺”制度简化优化了档案查阅服务流程,主动取消了各种不合理的证明,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