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制定《企业档案管理考核办法》
企业档案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企业档案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服务,满足企业各项活动在证据、责任和信息等方面的需要。
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的一位企业档案部门负责人,山东钢铁集团莱芜分公司特钢事业部档案室主任赵素华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提出:“建议国家档案局尽快制定《企业档案管理考核办法》,国家档案局也可委托各省档案局制定各省《企业档案管理考核办法》。”
赵素华说:“随着我国各级各类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在规范化管理、科研开发、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越来越离不开原始档案,尤其是在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企业档案的凭证作用十分重要。这就需要企业档案工作要不断规范,企业档案的管理水平要不断提高。总的来说,企业档案管理的进一步规范,除了需要企业各级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企业员工广泛参与及企业档案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之外,不断加大上级档案部门对下级档案部门的监督、指导和考核的力度十分重要。所以,我在深思熟虑后有了以上建议。”
赵素华认为,在我国企业档案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唯独缺少的就是一部《企业档案管理考核办法》。以山东省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以来,山东省企业档案管理的考核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企业档案管理升级工作,实行时间为1987年至1991年。1987年,随着《企业档案管理升级办法》开始实施,山东省的企业档案管理等级开始分为省级先进、国家二级、国家一级3个等级。企业档案管理升级评审工作包括申报、考查、审批3个环节。企业档案管理等级不搞终身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升级定级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复核。
第二阶段是档案管理认证工作,实行时间为1994年至1995年。1991年9月,国家档案局发出《关于暂停企业档案管理升级考评工作的通知》。山东省档案局于1994年5月颁发了《山东省企业档案管理认证工作暂行办法》。认证的内容包括管理体制、法规建设、业务工作和信息开发利用4个方面。认证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第三阶段是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证阶段,实行时间为1996年至2002年。1996年,国家档案局下发《关于印发〈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办法〉的通知》。考评等级分为省(部)级、国家二级、国家一级3个等级。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等级不搞终身制,一般3年到5年复查一次。
第四阶段是档案管理年度考核。实行时间为2003年至2011年。2003年5月9日,山东省档案局下发了《山东省档案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山东省档案管理考核办法分为《档案馆年度考核标准》《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考核标准》和《机关、团体、其他组织和单位档案管理考核标准》3个部分,企业执行《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考核标准》。档案管理考核等次分为不合格、合格、省二级、省一级、特级5个等级。考核程序分为检查评分、意见反馈、确定等次、通报奖惩4个环节。实行每年普查、隔年普查、隔年抽查的方式考核。
纵观这4个阶段,无论是档案管理升级,还是目标管理认证,乃至年度考核等,这些管理办法的实施,都使企业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取得了扎实的成果,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投入不断加大,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程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档案编研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水平也不断提升。
然而,自2011年至今,省有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未再制定档案管理的具体考核办法,致使企业档案管理考核目前处于真空状态。这就造成了企业档案管理好坏、情况如何都没有具体的考量标准,即使有上级档案部门对下级档案部门进行检查考核,也没有量化的考核依据,使得检查与考核不科学、不规范,检查考核效果也不理想。
赵素华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能尽职尽责、恪尽职守,可也避免不了企业档案管理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而且没有硬杠杠,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也不知道如何向企业领导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和投入,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企业档案管理的有序、健康、规范发展。因此,制定《企业档案管理考核办法》很有必要。”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4年3月7日 总第2579期 第一版